【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 佘朝文,宋运淳,刘立华. 黑麦染色体ASG法G-带核型的研究[J]怀化师专学报, 1998,(02)
.
|
[2] | 支萍. 高粱染色体Giemsa.C-带研究初报[J]辽宁农业科学, 1985,(01)
.
|
[3] | 佘朝文,宋运淳,刘立华. 黑麦染色体的ASG法G-带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 2000,(03)
.
|
[4] | 高猛,安玉麟,孙瑞芬. 植物染色体分带及其荧光原位杂交技术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报, 2010,(10)
.
|
[5] | 吴金华,张西平,吉万全,王长有,王秋英. 奥地利黑麦染色体核型和C-分带带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
[6] | 任正隆,T.Lelley,G.Rbbelen. 小麦和黑麦染色体在小黑麦×小麦杂种的不同世代群体中的传递[J]遗传学报, 1991,(02)
.
|
[7] | 薛秀庄,许喜堂,王祥正. 用染色体工程法培育小麦新品种[J]遗传学报, 1992,(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