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6 条
[1] 赵丹丹. 猕猴桃胚乳培养与倍性变异的研究[D]浙江大学, 2011 .
[2] 张琴. 利用染色体工程培育多倍体西番莲(Passiflora edulis)的技术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1 .
[3] 吴清. 利用生物技术培育多倍体杨桃(Averrhoa carambola L.)新类型的方法和技术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2 .
[4] 彭晓军. 枇杷胚乳离体培养及植株再生的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2 .
[5] 郑晓琴. 薯蓣属植物(Dioscorea L.)快速繁殖体系的建立与多倍体新种质的培育[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6] 刘明. 航矮突变高粱光控发育及生物学特性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 2003 .
[7] 张水明. 石榴品种(系)选育和再生体系建立及RAPD条件优选[D]安徽农业大学, 2003 .
[8] 谭德冠. 刚果12号桉(Eucalyptus 12ABL)组织培养及多倍体诱导的研究[D]华南热带农业大学, 2004 .
[9] 高兵. 不同培养条件对嘎拉苹果愈伤组织遗传变异的影响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5 .
[10] 孔雨光. 石楠组织培养和多倍体诱导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潘增光. 苹果原生质体培养再生及融合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1998 .
[2] 高鹏. 杜仲配子与合子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6 .
[3] 李艳华. 白杨雌配子染色体加倍技术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2 条
[1] 靳紫宸. 植物解剖学在造林上的应用[J]东北林学院学报, 1982,(01) .
[2] 陈振光,林顺权,林庆良. 枇杷胚乳培养获得植株试验初报[J]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3,(04) .
[3] 林顺权. 植物离体培养技术在果树育种研究上的应用[J]福建农学院学报, 1987,(01) .
[4] 潘增光,邓秀新. 苹果组织培养再生技术研究进展[J]果树科学, 1998,(03) .
[5] 董燕妮,邓琼仙,王永清. 我国枇杷种质资源与育种的研究进展[J]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8,(02) .
[6] 谭德冠,庄南生,黄华. 林木多倍体诱导的研究进展[J]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学报, 2005,(01) .
[7] 田立忠,徐爱菊. 高粱(Sorghumbicolor(L.)Moench)未成熟胚乳培养的研究[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
[8] 周广芳,王成强. 果树多倍体育种途径与成就[J]落叶果树, 1997,(S1) .
[9] 孟新法,周维燕. 桃胚乳离体培养再生植株的研究(初报)[J]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1,(04) .
[10] 朱登云,李浚明. 被子植物胚乳培养研究的历史与现状[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199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