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 王磊. 光伏发电系统输出功率短期预测技术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12
.
|
[2] | 程卓. 基于充裕度指标的含风电场电力系统储能容量配置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2
.
|
[3] | 邱纯. 任意辐照度与温度条件下光伏系统输出特性建模[D]华中科技大学, 2011
.
|
[4] | 秦青.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经济优化的研究[D]北京建筑大学, 2013
.
|
[5] | 张楠. 风光储微网系统的控制与优化运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 2013
.
|
[6] | 张勃. 北京地区光伏系统发电功率预测的研究[D]燕山大学, 2013
.
|
[7] | 马晓娟. 风/光/蓄多能互补微电网系统能量优化研究[D]广西大学, 2013
.
|
[8] | 程宇旭. 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研究及实现[D]中南大学, 2013
.
|
[9] | 曹红亮. 光储微电网系统的功率调控技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4
.
|
[10] | 张清鑫. 分布式光伏接入的用户侧微电网功率预测方法[D]华北电力大学, 2014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 王飞. 并网型光伏电站发电功率预测方法与系统[D]华北电力大学, 2013
.
|
[2] | 代倩. 多能源复合型电动汽车充换储放电站的能量管理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 2014
.
|
[3] | 薛贵挺. 含多种分布式能源的微电网优化及控制策略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 2014
.
|
[4] | 张巍. 户用型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D]上海大学, 2015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 李超,徐启峰. 改善光伏电池发电效率的若干措施[J]电气技术, 2013,(07)
.
|
[2] | 别朝红,李更丰,谢海鹏. 计及负荷与储能装置协调优化的微网可靠性评估[J]电工技术学报, 2014,(02)
.
|
[3] | 王帅. 含多分布式电源的微网能量管理系统分层控制策略[J]电气应用, 2014,(10)
.
|
[4] | 张远,曾杰,李庆生,刘千杰,吉小鹏. 微电网中光伏-储能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J]广东电力, 2014,(08)
.
|
[5] | 费阳,沈润,戴桂木. 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站控层设计[J]电气技术, 2015,(01)
.
|
[6] | 吴利乐,史靓,郑源,任岩. 风—光—抽蓄—海水淡化复合系统架构及关键技术[J]管理工程师, 2015,(04)
.
|
[7] | 牛焕娜,罗希,杨明皓. 基于储能水平控制的微电网能量优化调度[J]农业工程学报, 2014,(10)
.
|
[8] | 万黎,夏勇军,蔡勇,舒欣,刘千杰,吴家宏,金强. 微电网光储协调控制策略的研究[J]湖北电力, 2014,(04)
.
|
[9] | 胡平,高文根,陈其工,黄少伟,刘涛. 基于D-OSGi的光伏微电网能量管理系统[J]计算机工程, 2015,(03)
.
|
[10] | 吴利乐,郑源,王爱华,任岩. 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的研究现状与展望[J]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