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 谭玉龙. 我国志愿精神培育中的政府责任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 2008
.
|
[2] | 朱奇红. 高校BBS公共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8
.
|
[3] | 赵艺. 我国高校公民教育若干问题探讨[D]南京师范大学, 2008
.
|
[4] | 曾爱华. 大学生公共精神培养及其课程整合[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
|
[5] | 刘文成. 论公民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融合[D]浙江大学, 2013
.
|
[6] | 郝树凤. 我国高校《服务学习课程》个案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3
.
|
[7] | 蔡蓉蓉. 高职院校开展公民教育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2013
.
|
[8] | 李丁香. 我国大学生政治社会化过程中公民意识培育问题研究[D]中南大学, 2013
.
|
[9] | 马骎骎. 论“中国梦”视域下的高校责任公民培育[D]华东师范大学, 2014
.
|
[10] | 谢冯浩. 加强大学生公民教育若干问题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 2014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8 条
[1] | 潘艺林. 论高等教育的批判功能[D]华东师范大学, 2001
.
|
[2] | 张国强. 论高等教育功能的失调与调适[D]华中师范大学, 2008
.
|
[3] | 黄芳. 大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方式实践探索[D]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
.
|
[4] | 曹婧. 个体发展与公民生长:公民教育的实践逻辑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3
.
|
[5] | 吕催芳. 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D]华中科技大学, 2013
.
|
[6] | 金家新. 政治社会化取向的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研究[D]西南大学, 2013
.
|
[7] | 敖洁. 我国大学生公民教育实效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2013
.
|
[8] | 耿亚军. 和谐社会视野下民族院校公民教育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 2013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7 条
[1] | 李志,庾虎. 大学生社会性突发事件的成因及防治对策[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2,(03)
.
|
[2] | 刘莉. 基于“院校—社区”模式的高职公民教育互动机制探析[J]高教论坛, 2014,(04)
.
|
[3] | 张慧欣,高倩. 高校开展公民教育的现状及创新研究[J]改革与开放, 2015,(13)
.
|
[4] | 周光礼,吕催芳. 中国大学与政治社会化:公民意识教育的实证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 2011,(08)
.
|
[5] | 刘博. 改革开放以来公民教育在中国的发展状况探析[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2,(12)
.
|
[6] | 姚慧. 学校公共生活视野下的大学公民教育成效与路径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 2013,(35)
.
|
[7] | 王晓婷. 民国时期北京大学公民教育路径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 2014,(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