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敬佩. 茶皂素在土壤重金属镉、锌污染修复中的效应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0 .
[2] 邹星. 化学强化东南景天修复土壤重金属—十溴联苯醚复合污染的研究[D]暨南大学, 2011 .
[3] 卓静. 典型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蛋白核小球藻和四尾栅藻的毒性效应及机制[D]华侨大学, 2011 .
[4] 王德娜. CTAB、LAS与IBA促进枫香幼苗修复Cd~(2+)污染土壤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11 .
[5] 张维碟. 重金属污染土壤植物富集能力的诱导作用研究[D]浙江大学, 2002 .
[6] 李欣. 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技术的研究[D]湖南大学, 2003 .
[7] 钟继承. 农田土壤—植物系统重金属复合污染特征及EDDS诱导植物修复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4 .
[8] 董荟思. 三元复合驱特征污染物在土壤环境中迁移行为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10 .
[9] 倪少仁. 蚯蚓对土壤重金属的富集作用研究[D]兰州交通大学, 2010 .
[10] 刘鹤. 螯合诱导修复技术中螯合剂污染效应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10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龚宁. 表面活性剂对蔬菜生长及食用安全的影响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1 .
[2] 田赟. 园林废弃物堆肥化处理及其产品的应用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 2012 .
[3] 刘红玉. 表面活性剂对水生植物的损伤及生物降解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1 .
[4] 徐兆明. 三元复合驱化学剂的环境行为和污染特性研究[D]东北石油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2 条
[1] 卢宁川,郁建桥,杨芳. 皂角苷对土壤中重金属的解吸过程及机制[J]安徽农学通报(上半月刊), 2010,(09) .
[2] 朱红霞,葛才林,周晓冬,陈效民. 复合污染对水稻种子萌发及酶活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6) .
[3] 冉文静,傅大放. 黑麦草修复模拟重金属污染土壤的化学强化及其潜在风险[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
[4] 万汉兴,邹立,王丽,高亮,高会旺. 土壤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总量亚甲基蓝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1,(12) .
[5] 王宝辉,张学佳,纪巍,匡丽,韩会君. 表面活性剂环境危害性分析[J]化工进展, 2007,(09) .
[6] 冉文静,傅大放. Gallic acid和SDS对黑麦草体内重金属亚细胞及形态分布的影响[J]环境科学学报, 2010,(11) .
[7] 林帅. 重金属土壤污染修复技术初探[J]科技信息, 2013,(10) .
[8] 陈庆华,陈玉成,蒋玲. 酸雨对表面活性剂促进土壤氮素垂向迁移的强化效应[J]水土保持学报, 2010,(05) .
[9] 田赟,王海燕,孙向阳,曹吉鑫,张璐,魏莎,赵琨. 农林废弃物环保型基质再利用研究进展与展望[J]土壤通报, 2011,(02) .
[10] 朱红霞,周晓冬,葛才林,陈效民. 复合污染对水稻幼苗细胞膜透性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 2008,(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