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证文献
引用本文的文献。本文研究工作的继续、应用、发展或评价。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申俊. 多小波在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荧光测定技术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2] 吴冠伟. 黄海、东海溶解碳水化合物的分布特征[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3] 张珊珊. 浮游藻群落组成荧光识别分析仪的初步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1 .
[4] 唐晓静. 活体浮游植物同步荧光光谱特征分析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6 .
[5] 朱晶晶. 我国近海浮游植物色素的荧光光谱特征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06 .
[6] 李春丽. 浮游植物吸收光谱分析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7 .
[7] 卢璐. 浮游植物群落组成荧光识别测定方法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7 .
[8] 陈坤. 浮游植物瑞利散射光谱分析[D]中国海洋大学, 2007 .
[9] 蒲韵竹. 藻类的氧化效果和消毒副产物荧光特征研究[D]上海大学, 2013 .
[10] 高彩霞. 海洋微藻产生二甲基硫、β-二甲巯基丙酸内盐和丙烯酸盐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4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厉丞烜. 海水中DMS和DMSP的生物生产与消费的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0 .
[2] 蒋凤华. 渤海和胶州湾海域溶解有机物荧光及其在环境溯源中的应用[D]中国海洋大学, 2006 .
[3] 张芳. 基于小波分析的东海浮游植物种类荧光光谱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8 .
[4] 段亚丽. 基于色素荧光的浮游藻识别测定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2 .
[5] 尹晓楠. 基于三维荧光光谱和小波分析的油品种类识别技术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2 .
[6] 王鑫. 中国东部陆架海中二甲亚砜的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