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潘自皓. 产转氨酶大肠杆菌高密度培养的研究[D]南京工业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李永辉. 芳香族氨基酸生物合成代谢途径调控研究[D]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2003 .
[2] 董新纯. UV胁迫下苦荞类黄酮代谢及其防御机制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3] 张传志. 谷氨酸棒杆菌L-苯丙氨酸合成途径系统改造及发酵优化[D]江南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彭永济,黄伟达,沈水源,江培 ,范长胜. 大肠杆菌pheA与tyrB基因的克隆与串联表达[J]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6,(06) .
[2] 范长胜,杨仁根. 短杆菌变异株FMP92814产苯丙氨酸的研究[J]工业微生物, 1995,(04) .
[3] 刘爱民,葛海鹏,张元颖,范长胜,黄伟达. 大肠杆菌aroG基因的克隆表达及与pheA、tyrB基因的串联表达[J]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学报, 1998,(06) .
[4] 雷呈祥,范长胜,黄伟达,沈水源,严维耀,郑兆鑫. 大肠杆菌pheA基因在黄色短杆菌中的克隆与表达[J]生物工程学报, 1996,(S1) .
[5] 范长胜,曾小冰,柴运嵘,江培翃,黄伟达. 苯丙氨酸合成的关键酶基因aroG与pheA串联表达[J]微生物学报, 1999,(05) .
[6] 史燕东,吴梧桐,周艳,张玉彬,龚韬. 用于生产L-苯丙氨酸的基因工程菌的构建[J]药物生物技术, 1994,(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