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翟俊峰. 吉林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良过程中某些农艺性状的变化[D]吉林农业大学, 2008 .
[2] 孙彪. 不同年代大豆品种伤流液重量的变化及其与地上部分生物量的关系[D]吉林农业大学, 2012 .
[3] 杨洋. 利用SSR和SRAP标记检测春大豆遗传多样性[D]四川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张治安. 吉林省大豆品种遗传改良中光合特性和硝酸还原酶活性变化的研究[D]吉林农业大学, 2007 .
[2] 周恩远. 大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9 .
[3] 曹晓宁. 利用嫁接技术研究不同年代大豆品种根系性状的演变[D]四川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杨庆凯.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品种更替过程中农艺性状的演化趋势的初步分析[J]东北农学院学报, 1982,(02) .
[2] 栾晓燕,杜维广,满为群,陈怡,张桂茹,刘鑫磊. 黑龙江省1986-2000年大豆育种研究成就与展望[J]大豆科学, 2004,(02) .
[3] 芦玉双. 黑龙江省大豆产业现状及对策的调研报告[J]大豆通报, 2003,(01) .
[4] 东北大豆产业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研究课题组. 我国大豆产业发展战略研究[J]管理世界, 2003,(03) .
[5] 杨庆凯. 大豆杂交材料主要农艺性状早代遗传变异的试验分析[J]遗传学报, 1975,(03) .
[6] 田佩占,王继安,孙志强. 大豆高产品种主要性状的演变[J]中国油料, 1988,(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