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肖鹏程. 菹草吸收—释放Ca~(2+)动力学及其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2] 徐会玲. 两种沉水植物的净水功能及其对根际沉积物中磷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09 .
[3] 李静文. 三种乡土挺水植物水质净化能力及其在生物浮岛上的应用[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
[4] 左奇丽. 水蕴草对水中氮磷的去除及其抑藻效应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 2012 .
[5] 胡旭. 富营养化湖泊水生植被恢复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刘德启. 富营养化水体生态修复效果识别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 2005 .
[2] 米玮洁. 不同湖泊沉积物营养特征与沉水植物菹草生长的应答关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08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李永函,金送笛,刘国才. 菹草型水体的理化因子和水生生物状况[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1,(02) .
[2] 赵文. 中国北方内陆盐水的浮游植物[J]大连水产学院学报, 1992,(Z1) .
[3] 孙文浩,俞子文,余叔文. 城市富营养化水域的生物治理和凤眼莲抑制藻类生长的机理[J]环境科学学报, 1989,(02) .
[4] 陈洪达,何楚华. 武昌东湖水生维管束植物的生物量及其在渔业上的合理利用问题[J]水生生物学集刊, 1975,(03) .
[5] 陈洪达. 菹草生产力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 1989,(02) .
[6] 金送笛,李永函,王永利. 几种生态因子对菹草光合作用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 1991,(04) .
[7] 于丹,杨国亭,刘丽华. 小兴凯湖的水生植被及其生态作用[J]水生生物学报, 1992,(01) .
[8] 况琪军,夏宜曷,吴振斌,邱东茹. 人工模拟生态系统中水生植物与藻类的相关性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 1997,(01) .
[9] 刘国才,金天明,崔雅杰. 冰下水生维管束植物生产力的研究[J]水生生物学报, 1996,(04) .
[10] 金送笛,李永函,倪彩虹,王斌. 菹草(Potamogeton crispus)对水中氮、磷的吸收及若干影响因素[J]生态学报, 1994,(02) .
[11] 孙兆和,赵文,黄权,吴莉芳,刘翠英. 庆平湖水的水生植被及其渔业利民[J]中国水产科学, 1997,(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