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杨金花. 耕作与施肥方式对稻田氮素损失及利用效率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11 .
[2] 付友芳. 2000~2007年不同管理措施下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草地土壤有机碳贮量的估算[D]南京农业大学, 2011 .
[3] 陈文林.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稻麦生产力的影响[D]扬州大学, 2008 .
[4] 杨谢. 保护性耕作下水稻田氮素动态变化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8 .
[5] 熊鸿焰.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土壤微生物学特性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8 .
[6] 石锋. 管理措施对草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09 .
[7] 兰全美. 水旱轮作条件下免耕水稻土肥力质量演变趋势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8] 代光照. 免耕施肥对稻田土壤生物学特性及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D]华中农业大学, 2009 .
[9] 董爱玲. 稻油免耕复种对土壤理化性状和水稻生长特性的影响[D]贵州大学, 2009 .
[10] 熊巧安. 免耕与秸秆还田对土壤生态环境和小麦生长的影响[D]扬州大学, 2011 .
[11] 刘白银. 长期不同耕作方式对双季稻田土壤性状及水稻产量形成的影响[D]江西农业大学, 2012 .
[12] 高洁. 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江苏沿江地区稻田土壤肥力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 2012 .
[13] 杨敏芳. 不同耕作措施与秸秆还田对稻麦两熟制农田土壤养分、微生物及碳库的影响[D]南京农业大学, 2013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 条
[1] 冯跃华. 稻田复种免耕条件下土壤特性和水稻生长生理效应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 2005 .
[2] 刘世平. 稻麦两熟制不同耕作栽培方式对农田生态环境和周年生产力的影响[D]扬州大学, 2006 .
[3] 黄景. 免耕配合稻草还田的氮素行为及土壤质量效应[D]广西大学, 2012 .
[4] 龚冬琴. 南方稻区连续免耕对土壤性质及流域水文水质的影响[D]浙江大学, 2014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赵诚斋,周正度,董百舒. 苏南地区水稻土的合理耕作的研究[J]土壤学报, 1981,(03) .
[2] 董百舒,贡伯兴,朱宗武. 江苏少、免耕种麦的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87,(01) .
[3] 余晓鹤,朱培立,黄东迈,阮妙增. 土壤表层管理对稻田土壤氮矿化势、固氮强度及铵态氮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 1991,(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