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吕荧,叶春枚,高建芳,吴冰清. 熏灸治疗外科感染性疾病575例(附艾烟抑菌试验)[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88,(04) .
[2] 张燕超,杨威. 艾灸过敏1例[J]北京中医, 2006,(06) .
[3] 李春梅. 艾灸烟雾的吸入对针灸师的影响[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1994,(04) .
[4] 毛绍春,李竹英,李聪. 香烟烟气自由基对大鼠血液生化指标和肺及红细胞微核的影响[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7,(07) .
[5] 蒋玉清,金哲雄. 香烟烟气对小鼠血清SOD及MDA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 2009,(01) .
[6] 吴焕淦,刘立公,陈跃来,陈汉平,汪司右,张中一,周恩华,口锁堂,张仁. 灸法的继承与创新[J]上海针灸杂志, 2007,(12) .
[7] 梅全喜,徐景远. 艾烟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 2003,(08) .
[8] 文福姬,俞庆善,阉民燮. 艾叶精油化学成分研究[J]香料香精化妆品, 2007,(03) .
[9] 楼兰英,黄敬耀,汪国华,涂秀英,刘丽莉. 清艾条烟雾的药效学实验研究[J]江西中医学院学报, 2000,(04) .
[10] 李炎强,胡军,张晓兵,宋瑜冰,王海林. 艾叶及其烟气粒相物挥发性成分的分析[J]烟草科技, 2005,(10) .
[11] 刘枫林,袁慧,许三荣. 艾灸“烟熏”作用的抑菌效应[J]云南中医杂志, 1993,(05) .
[12] 王磊,李学武,张莉. 艾灸疗法作用机理国内外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 2001,(09) .
[13] 冯祯钰,安静. 艾灸过敏一例[J]中国针灸, 2005,(12) .
[14] 洪宗国,农熠瑛,杨兆涛. 蕲艾燃烟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1) .
[15] 邱洁芬,胡遵荣. 试述艾叶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实用中医药杂志, 2003,(08) .
[16] 张文惠,汪国华,张佳佳. 含雄黄药艾条烟气中砷及焦油含量的测定[J]中药材, 1998,(01) .
[17] 万毅,刘碧山,沈德凯,池建淮. 艾叶挥发油治疗疮疡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07,(08) .
[18] 李红霞,刘世伟. 艾灸过敏2例分析[J]中国中医急症, 2008,(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