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 王东岩,蔡红,卓铁军. 针刺背俞穴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的影响[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1,(01)
.
|
[2] | 任晓玲,赵慧英,逄国梁,陈树林. 家兔脾俞穴和肝俞穴的神经支配[J]动物医学进展, 2003,(02)
.
|
[3] | 梁剑,黄玉宇,杜南进. 血清骨钙素、降钙素、睾酮及甲状旁腺激素在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症中临床意义[J]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8,(05)
.
|
[4] | 王颖,包艳. 绝经后性激素水平的变化与骨质疏松的关系[J]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5,(05)
.
|
[5] | 谭清武,陈俊文. 补肾健脾法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症47例[J]湖北中医杂志, 2000,(11)
.
|
[6] | 王东岩,蔡红,卓铁军. 针刺背部俞穴对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密度的影响[J]湖北中医杂志, 2001,(02)
.
|
[7] | 杨洪艳,王小云,成芳平. 补肾健脾法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优势和特色[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3,(06)
.
|
[8] | 杨廉,刘媛媛,路暾,陈晓莉,罗荣. 温针灸“肾俞”穴对老年雌性大鼠性激素的影响[J]中国针灸, 2001,(03)
.
|
[9] | 林志苇,潘文谦. 肾俞穴位埋线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5年骨折率调查[J]中国针灸, 2010,(04)
.
|
[10] | 赵英侠,严振国,邵水金,余安胜. 针灸对实验性骨质疏松症的影响[J]中国针灸, 1999,(05)
.
|
[11] | 向明珠,涂昭昊,吴红艳,杨柳,李海平,陈小惠. 老年男性性激素与骨密度测定[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1999,(04)
.
|
[12] | 中国人骨质疏松症建议诊断标准(第二稿)[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0,(01)
.
|
[13] | 林志苇,黎健,高丽萍,张夏玲,庄垂加. 肾俞穴位埋线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骨密度影响的研究[J]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06,(04)
.
|
[14] | 刘炎,王维健. 针刺补肾健脾法治疗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 1996,(Z1)
.
|
[15] | 林志苇,高丽萍,黎健,张夏玲. 肾俞穴位埋线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J]针灸临床杂志, 2006,(04)
.
|
[16] | 陈树林,李育良. 肾俞穴、后三里穴与子宫相关的神经基础[J]中国兽医学报, 1997,(05)
.
|
[17] | 王文健,沈自尹,张新民,陈素珍,张玲娟,吴波水. 补肾法对老年男性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作用的临床和实验研究[J]中医杂志, 1986,(04)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