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鲍思伟. 自然降温过程中云锦杜鹃抗寒适应性研究——水分、渗透调节物的动态变化与低温半致死温度的关系[J]福建林业科技, 2005,(02) .
[2] 陈杰忠,徐春香,梁立峰. 低温对香蕉叶片中蛋白质及脯氨酸的影响[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03) .
[3] 姜英淑,陈书明,王秋玉,卢宝明. 干旱胁迫对2个欧李种源生理特征的影响[J]林业科学, 2009,(06) .
[4] 冯建灿,张玉洁,杨天柱. 低温胁迫对喜树幼苗SOD活性、MDA和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林业科学研究, 2002,(02) .
[5] 谢晓金,郝日明,张纪林. 常绿阔叶树种的耐低温特性及其生态学评价[J]生态学报, 2004,(11) .
[6] 李建设,耿广东,程智慧. 低温胁迫对茄子幼苗抗寒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1) .
[7] 艾琳,张萍,胡成志. 低温胁迫对葡萄根系膜系统和可溶性糖及脯氨酸含量的影响[J]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2004,(04) .
[8] 鲍思伟. 云锦杜鹃低温半致死温度对自然降温的适应[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1) .
[9] 王燕,李雪萍,季作梁. 芒果冷害对两种自由基清除剂的影响[J]园艺学报, 1995,(03) .
[10] 王孝宣,李树德,东惠茹,高振华,戴善书. 番茄品种耐寒性与ABA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关系[J]园艺学报, 1998,(01) .
[11] 马德华,卢育华,庞金安. 低温对黄瓜幼苗膜脂过氧化的影响[J]园艺学报, 1998,(01) .
[12] 王红星,古红梅,周琳,郑继周,殷贵鸿. 不同生长时期叶片中可溶性糖含量与抗寒性关系[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 2003,(05) .
[13] 刘友全,刘加林,潘天玲. 赤桉在湖南的抗寒与生长适应性[J]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0,(03) .
[14] 刘鸿先,曾韶西,王以柔,李平,陈德峰,郭俊彦. 低温对不同耐寒力的黄瓜(Cucumic sativus)幼苗子叶各细胞器中超氧物歧化酶(SOD)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 1985,(01) .
[15] 刘友良,Steponkus P.L.. 脯氨酸对黑麦原生质体膨胀势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 1990,(01) .
[16] 潘瑞炽,豆志杰,叶庆生. 茉莉酸甲酯对水分胁迫下花生幼苗SOD活性和膜脂过氧化作用的影响[J]植物生理学报, 1995,(03) .
[17] 刘鸿先,曾韶西,李平. 植物抗寒性与酶系统多态性的关系[J]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1,(06) .
[18] 汤章城. 逆境条件下植物脯氨酸的累积及其可能的意义[J]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4,(01) .
[19] 王荣富. 植物抗寒指标的种类及其应用[J]植物生理学通讯, 1987,(03) .
[20] 王以柔,曾韶西,刘鸿先. 冷锻炼对水稻和黄瓜幼苗SOD、GR活性及GSH、AsA含量的影响[J]植物学报, 1995,(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