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谢筱. 四川省科技特派员创业的绩效评价[D]四川农业大学, 2012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周世举. 技术进步与福建经济增长[D]厦门大学, 2006 .
[2] 王震. 科技特派员农村科技服务行为与体系建设研究[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马啸,刘明秀,陈仕勇,张新全. DTOPSIS方法在紫花苜蓿新品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8) .
[2] 胡志毅. 区域旅游发展协调度分析——以云南省石林县为例[J]重庆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3) .
[3] 秦永东,欧向军,甄峰. 基于熵值法的人居环境质量评价研究——以徐州市为例[J]城市问题, 2008,(10) .
[4] 郑庆昌,宋国林,王东炎. 透视“科技特派员”制度——农村科技推广体系转变与破解“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
[5] 刘飞翔. 科技特派员制度生命力的探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03) .
[6] 王子齐,吴敬才. 农业科技传播新体系及其主要模式研究[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6) .
[7] 魏学贵. 闽北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创新探索[J]福建农业科技, 2003,(04) .
[8] 魏学贵 ,马丽娜. 农民不出门 专家请到家——南平网络信息化服务实践[J]福建农业, 2003,(10) .
[9] 何庆祥. 实施团体科技特派员制度 为农业科技产业发展服务[J]发展, 2007,(11) .
[10] 哈金芳,刘燕华. 对甘肃省科技特派员制度运行机制的思考[J]甘肃农业, 2006,(12) .
[11] 吕勇斌,刘永红,蔡根女. 我国农村城镇化中制度绩效的实证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04) .
[12] 李人庆. 科技特派员制度的社会创新特征[J]中国农村科技, 2007,(10) .
[13] 曾业松. 科技特派员基层创业仍需引导[J]中国农村科技, 2009,(02) .
[14] 翁翘. 南平市的科技特派员制度[J]科技管理研究, 2002,(03) .
[15] 冯涛,陈飞龙. 试论农村科技特派员制度的重要意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06,(23) .
[16] 张守谋. 走近科技特派员[J]科技信息, 2004,(08) .
[17] 欧阳静. 科技特派员工程:农业科技传播的创新模式[J]科普研究, 2006,(02) .
[18] 陈柳英. 林业科技特派员与科技兴林、林农致富[J]林业科技管理, 2002,(03) .
[19] 陈国顺. 开展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的重大意义[J]宁夏科技, 2002,(06) .
[20] 丁中文,刘用场,李伟伟. 建立科技特派员制度长效机制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6,(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