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0 条
[1] | 王永东,廖桂堂,李廷轩,张锡洲,黄平. 四川蒙顶山低山茶园土壤主要微量元素空间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茶叶科学, 2008,(01)
.
|
[2] | 高新波,裴继红,谢维信. 模糊c-均值聚类算法中加权指数m的研究[J]电子学报, 2000,(04)
.
|
[3] | 耿玉清,余新晓,岳永杰,牛丽丽. 北京山地森林的土壤养分状况[J]林业科学, 2010,(05)
.
|
[4] | 薛绪掌,陈立平,孙治贵,赵春江. 基于土壤肥力与目标产量的冬小麦变量施氮及其效果[J]农业工程学报, 2004,(03)
.
|
[5] | 苑小勇,黄元仿,高如泰,柴旭荣,贺勇. 北京市平谷区农用地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 2008,(02)
.
|
[6] | 雷能忠,王心源,蒋锦刚,黄大鹏. 基于BP神经网络插值的土壤全氮空间变异[J]农业工程学报, 2008,(11)
.
|
[7] | 韩春建,梁朝信,吴克宁,吕巧灵,付巧玲,关小克,李玲. 基于GIS技术的灰色关联度法土壤肥力综合评价[J]农业工程学报, 2008,(S1)
.
|
[8] | 刘庆,杜志勇,史衍玺,庞绪贵. 基于GIS的山东寿光蔬菜产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J]农业工程学报, 2009,(10)
.
|
[9] | 张书慧,马成林,吴才聪,于春玲. 地理信息系统在精确农业变量施肥中的应用[J]农业机械学报, 2003,(03)
.
|
[10] | 冯德锃,刘金涛,陈喜. 山坡土壤化学性质的空间变异影响[J]山地学报, 2011,(04)
.
|
[11] | 黄元仿,周志宇,苑小勇,张红艳. 干旱荒漠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J]生态学报, 2004,(12)
.
|
[12] | 冯娜娜,李廷轩,张锡洲,王永东,夏建国. 不同尺度下低山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的空间变异[J]生态学报, 2006,(02)
.
|
[13] | 陈彦,吕新. 基于模糊c-均值聚类法的绿洲农田精确管理分区研究[J]生态学报, 2008,(07)
.
|
[14] | 陈义强,刘国顺,习红昂. 微尺度下烟田铁的空间变异性及其与烟叶铁的相关分析[J]生态学报, 2009,(03)
.
|
[15] | 马媛,龚新梅,塔西甫拉提·特依拜,吕光辉. 干旱区典型流域土壤肥力空间变异特征[J]生态学杂志, 2006,(10)
.
|
[16] | 司建华,冯起,鱼腾飞,常宗强,席海洋,苏永红. 额济纳绿洲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J]生态学杂志, 2009,(12)
.
|
[17] | 李艳,史舟,王人潮. 基于GIS的土壤盐分时空变异及分区管理研究——以浙江省上虞市海涂围垦区为例[J]水土保持学报, 2005,(03)
.
|
[18] | 赵军,刘焕军,隋跃宇,张兴义,孟凯. 农田黑土有机质和速效氮磷不同尺度空间异质性分析[J]水土保持学报, 2006,(01)
.
|
[19] | 郭军玲,吴士文,金辉,卢升高. 农田土壤微量元素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和影响因素[J]水土保持学报, 2010,(01)
.
|
[20] | Impact of Long-Term Fertilization on Phosphorus Status in Black Soil[J]Pedosphere, 2005,(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