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 条
[1] 雷庆玲. 陕西省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及景观格局分析研究[D]河海大学, 2006 .
[2] 吴菊.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与驱动力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 2008 .
[3] 王维一. 基于RS与GIS的土地利用/覆盖变化与生态环境综合评价[D]山东师范大学, 2009 .
[4] 彭冬梅. 近15年新疆台兰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特征及其生态效应研究[D]新疆农业大学, 2009 .
[5] 王灵芝. 长白山不同坡向土地利用格局变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 2009 .
[6] 张鑫. 艾比湖湖区景观格局动态变化与驱动力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5 条
[1] 王玲,吕新,高秀平. 石河子荒漠绿洲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的定量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 2009,(04) .
[2] 张学俭,冯仲科. RS和GIS支持下的我国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LUCC研究——以宁夏盐池县为例[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6,(01) .
[3] 王思远,张增祥,赵晓丽,刘斌,周全斌. GIS支持下不同生态背景的土地利用空间特征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 2001,(04) .
[4] 韩海辉,杨太保,王艺霖. 近30年青海贵南县土地利用与景观格局变化[J]地理科学进展, 2009,(02) .
[5] 朱会义,李秀彬. 关于区域土地利用变化指数模型方法的讨论[J]地理学报, 2003,(05) .
[6] 王根绪,刘进其,陈玲. 黑河流域典型区土地利用格局变化及影响比较[J]地理学报, 2006,(04) .
[7] 赵锐锋,陈亚宁,李卫红,张丽华,吴世新,黄青. 塔里木河干流区土地覆被变化与景观格局分析[J]地理学报, 2009,(01) .
[8] 苗立志,姜岩,闾国年,梁绍辉. 阿克苏河流域土地利用变化与动态监测分析[J]地球信息科学, 2007,(02) .
[9] 颉耀文,陈发虎. 干旱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与全球环境变化[J]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2,(02) .
[10] 李静,赵庚星,田素锋,张玉婷. 论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研究[J]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2004,(01) .
[11] 李琴,陈曦. 40年来叶尔羌河流域景观变化过程分析[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9,(04) .
[12] 张红侠. 国内外有关土地利用和耕地资源的研究综述[J]甘肃农业, 2006,(02) .
[13] 张世文,唐南奇.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研究现状与展望[J]亚热带农业研究, 2006,(03) .
[14] 朱凤武,彭补拙,丁建中,张燕. 温州市土地利用空间格局研究[J]经济地理, 2001,(01) .
[15] 陈文波,郑蕉,鄢帮有. 鄱阳湖区土地利用景观格局特征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 2007,(04) .
[16] 王光谦,王思远,陈志祥. 黄河流域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9) .
[17] 李瑞俊,孙希华,李平. 基于遥感和GIS的青岛市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分析[J]山东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4) .
[18] 梁伟,杨勤科. 基于RS的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土地利用变化分析[J]水土保持研究, 2006,(05) .
[19] 王海梅,李政海,韩国栋,韩经纬. 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及景观格局的动态分析[J]水土保持通报, 2007,(01) .
[20] 张飞,塔西甫拉提·特依拜,丁建丽,王伯超,王飞,买买提·沙吾提. 干旱区绿洲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特征——以新疆精河县为例[J]生态学报, 200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