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张乐乐. 羟基喜树碱长循环脂质体给药系统的研究[D]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2005 .
[2] 邱志斌. 羟基喜树碱脂肪乳注射液及冻干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6 .
[3] 郑金琪. 羟基喜树碱前体脂质体的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4 .
[4] 赵霞. 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缓释片的研究[D]黑龙江大学, 2007 .
[5] 李凤. 更昔洛韦脂质体的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施斌. 羟基喜树碱隐形纳米囊泡肿瘤靶向研究[D]复旦大学, 2005 .
[2] 李颖. 葛根素磷脂复合物的制备技术及体内外特性研究[D]沈阳药科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张力,李苏,廖海,姜文奇,管忠震. 羟基喜树碱Ⅰ期药代动力学及人体耐受性临床研究[J]癌症, 2001,(12) .
[2] 焦家俊,王静,张祥祥. T-型氢键液晶复合物的制备与液晶行为[J]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7,(02) .
[3] 卢克盛,周其伟. 脂肪乳剂注射液的合理应用[J]浙江临床医学, 2004,(04) .
[4] 朱红,王德伟,高尔. 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理化性质的研究[J]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05) .
[5] 任中海,仝运科,张成辉,程明芝,韩东景. 羟基喜树碱抗癌谱的实验研究[J]肿瘤防治杂志, 2002,(01) .
[6] 廉洁,王伯初. 药物磷脂复合物工艺评价标准及应用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通讯, 2006,(05) .
[7] 刘伟,王东凯. 奥沙利铂磷脂复合物及其纳米混悬剂的制备[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7,(04) .
[8] 梁娜,石凯,王永圣,于英伟,冯丽莉,崔福德. 阿魏酸-磷脂复合物的制备及其物理特性[J]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2008,(03) .
[9] 晨爱民,王继勇. 槲皮素-卵磷脂复合物的制备与热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6,(06) .
[10] 冯年平,范广平. 天然药物传递系统-磷脂复合物[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2001,(03) .
[11] 耿旦. 银杏黄酮磷脂复合物自乳化释药系统处方研究[J]药学进展, 2007,(09) .
[12] 徐丽婷,谢华. 羟基喜树碱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J]医药导报, 2002,(05) .
[13] 周建军,刘键,胥彬. 羟基喜树碱内酯环形式与其抗癌活性的关系(英文)[J]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1,(09) .
[14] 李建章. 浅谈分子间氢键对有机化合物性质的影响[J]自贡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02) .
[15] 左巨波,尚京川. 中药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 2007,(27) .
[16] 翟光喜,娄红祥,邹立家,毕殿洲. 药物磷脂复合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 2001,(12) .
[17] 吴建梅,陈大为,刘艳丽. 黄芩苷磷脂复合物制备工艺的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 200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