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6 条
[1] | 胡湘春,鱼红闪,金凤燮. 穿山龙薯蓣皂苷的分离提纯[J]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4,(01)
.
|
[2] | 齐美玲,罗旭,王玺. 黄芩品种及代用品的模糊聚类分析[J]沈阳药学院学报, 1992,(02)
.
|
[3] | 毕开顺,孙毓庆,王延琮. 用模糊数学评价中成药质量的方法研究[J]分析测试通报, 1988,(02)
.
|
[4] | 朱景生,何春馥,魏敏吉,王玺,罗旭. 化学模式识别技术评价中药厚朴质量的研究[J]分析测试通报, 1988,(05)
.
|
[5] | 李连达,靖雨珍. 中药现代化与走向世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7,(11)
.
|
[6] | 肖培根. 面向21世纪中药现代化系统工程刍议[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1998,(04)
.
|
[7] | 李伯刚,周正质. 治疗心血管疾病新药地奥心血康的化学[J]新药与临床, 1994,(02)
.
|
[8] | 金文姗. 中药质量评价的新技术——指纹图谱[J]中药研究与信息, 2001,(05)
.
|
[9] | 赵景婵,郭治安,成小飞,徐凯. 穿龙薯蓣中薯蓣皂苷元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J]药物分析杂志, 2000,(01)
.
|
[10] | 魏敏吉,罗旭,王玺,朱景生. 化学模式识别评价中药威灵仙质量的研究[J]药学学报, 1991,(10)
.
|
[11] | 王铁杰,罗旭,王玺,何春馥. 中药龙胆质量的化学模式识别[J]药学学报, 1992,(06)
.
|
[12] | 罗旭,毕开顺,王玺,周联,程刚,乔延江,王爱民. 中药质量化学模式识别研究的进展[J]药学学报, 1993,(12)
.
|
[13] | 董梅,吴立军,陈泉,王本祥. 黄山药中甾体皂苷的分离与鉴定[J]药学学报, 2001,(01)
.
|
[14] | 罗国安,王义明,曹进. 多维多息特征谱及其应用[J]中成药, 2000,(06)
.
|
[15] | 王天松. 毛细管电泳与中草药指纹图谱[J]中成药, 2000,(06)
.
|
[16] | 屠鹏飞. 高效液相色谱法制定中药材和中药注射剂特征指纹图谱的探讨[J]中成药, 2000,(07)
.
|
[17] | 张聪,王智华,金德庄. 中国红参与高丽红参的指纹谱(HPLC-FPS)比较研究[J]中成药, 2001,(03)
.
|
[18] | 耿勇,谭宁华,周俊,孔令义. 新鲜黄山药中C_(27)甾体皂苷的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国天然药物, 2004,(01)
.
|
[19] | 都述虎,王晓华,夏重道,刘文英. RP-HPLC法测定穿龙薯蓣总皂甙中薯蓣皂甙元的含量[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2001,(01)
.
|
[20] | 康利平,马百平,王煜,张洁,熊呈琦,谭大维. 穿山龙中甾体皂苷的分离鉴定[J]中国药学杂志, 2005,(20)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