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1 条
[1] | 刘昕,杨官品. 分子标记技术新进展——以几种新型标记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 2011,(23)
.
|
[2] | 李秀根,魏闻东,张冬梅. 梨杂种生长势与童期关系的分析[J]北方果树, 1991,(04)
.
|
[3] | 张德强,张志毅,宋婉,杨凯. 毛白杨遗传作图最适分离群体的选择[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04)
.
|
[4] | 彭建营,束怀瑞,彭士琪. 一种适合枣和酸枣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0,(04)
.
|
[5] | 张立荣,徐大庆,刘大群. SSR和ISSR分子标记及其在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
.
|
[6] | 蒋细旺,张启翔. AFLP分子标记技术在观赏植物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 2006,(06)
.
|
[7] | 阮成江,何祯祥,钦佩. 中国植物遗传连锁图谱构建研究进展[J]西北植物学报, 2002,(06)
.
|
[8] | 王龙,杨健,王苏珂,李秀根. 崇化大梨×新世纪梨F_1代分子遗传图谱的构建及两个果实性状的QTL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 2011,(04)
.
|
[9] | 周其石. 花粉直感作用对香梨果实主要性状的影响[J]果树科学, 1988,(04)
.
|
[10] | 王宇霖,魏闻东,李秀根. 梨杂种后代亲本性状遗传倾向的研究[J]果树科学, 1991,(02)
.
|
[11] | 李俊才,伊凯,刘成,隋洪涛,王家珍. 梨果实部分性状遗传倾向研究[J]果树学报, 2002,(02)
.
|
[12] | 陶书田,张绍铃,乔勇进,盛宝龙. 梨果实发育过程中石细胞团及几种相关酶活性变化的研究[J]果树学报, 2004,(06)
.
|
[13] | 宫象晖,邵永春,黄粤,尹涛,沙广利. 梨杂种果质量、耐贮性及果心大小的遗传倾向[J]果树学报, 2006,(04)
.
|
[14] | 韩明丽,刘永立,郑小艳,杨健,王龙,王苏珂,李秀根,滕元文. 梨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及部分果实性状QTL的定位[J]果树学报, 2010,(04)
.
|
[15] | 刘金义,崔海荣,王龙,王新卫,杨健,章镇,李秀根,乔玉山. 梨果实酸/低酸性状的SSR分析[J]果树学报, 2011,(03)
.
|
[16] | 王建设,孟淑春,宋曙辉,陈贵林,孙振英,李梅. 甜瓜作图亲本间分子标记的多态性[J]华北农学报, 2002,(04)
.
|
[17] | 曾艳玲,谭晓风,曾晓峰. 采用正交设计方法优化梨ISSR-PCR反应体系[J]湖北农业科学, 2008,(11)
.
|
[18] | 海燕,何宁,康明辉,郭景战,马瑞. 新型分子标记SRAP及其应用[J]河南农业科学, 2006,(09)
.
|
[19] | 孙瑞,李袁. 相关序列扩增多态性标记技术(SRAP)及其在植物中的应用[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
[20] | 陈启亮,李清国,田瑞,张青林. AFLP标记及其在园艺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05,(0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