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许希晨. 枯草杆菌异柠檬酸脱氢酶的酶学性质研究和辅酶特异性改造[D]安徽师范大学, 2010 .
[2] 闫红霞. 杜氏盐藻硝酸盐还原酶缺陷型突变株的功能互补分析[D]郑州大学, 2007 .
[3] 杨凯. 高油脂微藻筛选及不同培养条件对其脂肪酸含量及组分的影响[D]苏州大学, 2009 .
[4] 王润民. 小球藻CS-01的分离鉴定及自养与异养条件下脂质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
[5] 李丽. 铁离子对三株典型微藻生长和脂质积累及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D]中南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 条
[1] 符茹,黄长干,王海英. 营养条件对三角褐指藻生长和油脂积累的影响[J]湖北农业科学, 2011,(11) .
[2] 黄美玲,何庆,黄建荣,黎祖福. 小球藻生物量的快速测定技术研究[J]河北渔业, 2010,(04) .
[3] 梁鹏,黄霞,钱易,丁国际. 污泥减量化技术的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01) .
[4] 邓意龙,孙雪,徐年军,杨锐. 蛋白核小球藻(Chlorella pyrenoidosa)Rubisco活化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J]海洋与湖沼, 2012,(01) .
[5] 严佳琦,黄旭雄,黄征征,胡盼,吕为群,林锋. 营养方式对小球藻生长性能及营养价值的影响[J]渔业科学进展, 2011,(04) .
[6] 王顺昌,王陶,赵世光,吴跃进,余增亮. 不同氮源对蛋白核小球藻生长、色素和中性脂肪积累的影响[J]激光生物学报, 2008,(02) .
[7] 郑淑娴,何剑锋,王桂忠,林森杰,张芳. 快速升温后极地甲藻Polarella glacialis的生理响应[J]极地研究, 2013,(01) .
[8] 李亚军,费小雯,邓晓东. 氮元素缺乏对微藻氮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J]热带作物学报, 2011,(08) .
[9] 沈颂东. 氮素对小球藻生长的影响[J]水利渔业, 2003,(02) .
[10] 孙晓菲,黄非,梁雪,张飞伟,杨旺桂,白林含,乔代蓉,曹毅. 不同胁迫下盐生杜氏藻3-磷酸甘油脱氢酶基因表达及其与甘油合成的响应[J]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2) .
[11] 郑洪立,高振,张齐,黄和,纪晓俊,孙洪磊,窦畅. 无机碳源对小球藻自养产油脂的影响[J]生物工程学报, 2011,(03) .
[12] 陈颖,李文彬,孙勇如. 小球藻生物技术研究应用现状及展望[J]生物工程进展, 1998,(06) .
[13] 李师翁,李虎乾. 植物单细胞蛋白资源──小球藻开发利用研究的现状[J]生物技术, 1997,(03) .
[14] May Sandar Kyaing,顾立江,程红梅. 植物中硝酸还原酶和亚硝酸还原酶的作用[J]生物技术进展, 2011,(03) .
[15] 苗雨晨,董发才,宋纯鹏. 过氧化氢——植物体内的一种信号分子[J]生物学杂志, 2001,(02) .
[16] 吴安平,张庭廷,何梅,聂刘旺. 水杨酸对水华鱼腥藻的化感抑制作用及相关毒理学的初步研究[J]生物学杂志, 2008,(05) .
[17] 李晓玲,张义贤. 氯化镍对绿豆和大麦核仁结构损伤的研究[J]山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3) .
[18] 陈思弘,周志刚. 缺刻缘绿藻转录组测序及脂质代谢相关基因注释[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2012,(05) .
[19] 朱义平,宋东辉,杨国兰. 不同氮源对异养小球藻生物量和油脂积累的影响[J]水生生物学报, 2012,(06) .
[20] 田金虎,郑明刚,郑立,肖立家,李建波. 海洋微拟球藻转录组在指数期和平台期的差异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