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8 条
[1] | 王淑芳. 水体富营养化及其防治[J]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5,(06)
.
|
[2] | 邵友元,曾君丽,马志波,王莘. 生物脱氮除磷技术[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 2011,(01)
.
|
[3] | 岳强,黄成,史元康,李红娟,冯子凌,许晓燕,陈燕飞,谢文辉. 广东南水水库富营养化与浮游植物群落动态[J]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2,(08)
.
|
[4] | 沈耀良,玉宝贞. 废水生物除磷工艺中聚磷菌的作用机制及运行控制要点[J]环境科学与技术, 1995,(02)
.
|
[5] | 李辉,潘学军,史丽琼,米娟,宋迪,赵磊,刘晓海,贺彬. 湖泊内源氮磷污染分析方法及特征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 2011,(01)
.
|
[6] | 王弘宇,杨开,贾文辉,庄仲辉. 废水生物除磷技术及其研究进展[J]环境技术, 2002,(03)
.
|
[7] | 吕志堂,纪翠平,苏强,王涵. 3株反硝化聚磷菌的分离与鉴定[J]环境工程学报, 2009,(08)
.
|
[8] | 罗宁,罗固源,吉方英,张德纯. 新型双泥生物反硝化除磷脱氮系统中微生物的组成[J]给水排水, 2003,(08)
.
|
[9] | 刘宾,汤汉文,魏华琳,董红军,吴希阳. 酶联反应板包被链霉亲合素的优化方法[J]临床检验杂志, 2010,(02)
.
|
[10] | 宋周兵,于薇. 碳氮磷比失调对污水生物脱氮除磷的影响[J]四川环境, 2008,(06)
.
|
[11] | 朱怀兰,史家樑,徐亚同. SBR除磷系统中的积磷细菌[J]上海环境科学, 1994,(04)
.
|
[12] | 徐亚同. 废水反硝化除氮[J]上海环境科学, 1994,(10)
.
|
[13] | 王建龙. PCR技术检测水体中大肠菌群的研究[J]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2004,(07)
.
|
[14] | 周岳溪,钱易,顾夏声. 废水生物除磷微生物学的研究进展[J]微生物学通报, 1992,(04)
.
|
[15] | 余利岩,姚天爵. Actinobacteria的分离与鉴别[J]微生物学通报, 2001,(05)
.
|
[16] | 闫志英,廖银章,李旭东,刘晓风,袁月祥,宋丽. 新型废水生物脱氮的微生物学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6,(02)
.
|
[17] | 陈素华,孙铁珩,周启星,吴国平. 微生物与重金属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应用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 2002,(02)
.
|
[18] | 李发东,张妍,李静. 地下水硝酸盐去除中反硝化微生物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13,(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