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2 条
[1] | 彭长宏,唐谟堂. 砷污染防治与含砷木材防腐剂的开发应用[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1,(04)
.
|
[2] | 张广莉,宋光煜,赵红霞. 磷影响下砷的根际效应及其对水稻生长的影响[J]重庆环境科学, 2000,(05)
.
|
[3] | 魏显有,王秀敏,刘云惠,檀建新. 土壤中砷的吸附行为及其形态分布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99,(03)
.
|
[4] | 韦朝阳,陈同斌. 重金属污染植物修复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现状[J]地球科学进展, 2002,(06)
.
|
[5] | 李友. 砷中毒机制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卫生学分册), 2001,(05)
.
|
[6] | 喻龙,龙江平,李建军,冯慕华,郝玉. 生物修复技术研究进展及在滨海湿地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进展, 2002,(04)
.
|
[7] | 杨敏生,裴保华,张树常. 树木抗旱性研究进展[J]河北林果研究, 1997,(01)
.
|
[8] | 谢正苗,黄昌勇,何振立. 土壤中砷的化学平衡[J]环境科学进展, 1998,(01)
.
|
[9] | 王春旭,李生志,许荣玉. 环境中砷的存在形态研究[J]环境科学, 1993,(04)
.
|
[10] | 王真辉,林位夫. 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及其生物修复技术[J]海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
|
[11] | 唐茜,朱忻钰,李晓林,谭和平. 砷、镉胁迫对茶树生育的影响[J]河南农业科学, 2008,(03)
.
|
[12] | S·N·格鲁德夫,刘述中. 重金属和砷污染土壤的微生物净化[J]国外金属矿选矿, 1999,(10)
.
|
[13] | 吴攀,刘丛强,杨元根,张国平. 矿山环境中(重)金属的释放迁移地球化学及其环境效应[J]矿物学报, 2001,(02)
.
|
[14] | 陈同斌,韦朝阳,黄泽春,黄启飞,鲁全国,范稚莲. 砷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及其对砷的富集特征[J]科学通报, 2002,(03)
.
|
[15] | 陈同斌,范稚莲,雷梅,黄泽春,韦朝阳. 磷对超富集植物蜈蚣草吸收砷的影响及其科学意义[J]科学通报, 2002,(15)
.
|
[16] | 赵菲佚,翟禄新,陈荃,张明泉,曾福礼. Cd Pb复合处理下对植物膜的伤害初探[J]兰州大学学报, 2002,(02)
.
|
[17] | 肖祥希,杨宗武,郑蓉,陈立松,刘星辉. 铝胁迫对龙眼叶和根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J]林业科学, 2003,(S1)
.
|
[18] | 张军营,郑楚光,刘晶,刘迎晖,王泉海. 燃煤砷污染和抑制研究进展[J]煤炭转化, 2002,(02)
.
|
[19] | 李锋民,熊治廷,王狄,王新力. 铜铁铅单一及复合污染对铜草幼苗生长的影响[J]农业环境保护, 2001,(02)
.
|
[20] | 何冰,叶海波,杨肖娥. 铅胁迫下不同生态型东南景天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比较[J]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