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周蕴薇. 翠南报春抗寒生理生态学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 2001 .
[2] 刘玉梅. 亚适温较弱光照条件下调控黄瓜光合作用的原理与技术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06 .
[3] 李宝珍. 水稻吸收和利用不同形态氮素的生理特征和相关基因的表达调控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6 条
[1] 王克安,何启伟,陈运起,焦自高,王冰,孙小镭. 低温对黄瓜幼苗根系活力及生物学产量影响的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2000,(04) .
[2] 杨佳明,司龙亭,闫世江,马志国. 黄瓜叶片内源激素含量与耐低温性的关系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9,(11) .
[3] 裴孝伯,张福墁,高丽红,王柳. 不同季节日光温室黄瓜氮磷钾吸收规律的研究[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2,(01) .
[4] 马鸿艳,栾非时,李愚鹤. 不同温度环境对黄瓜生长、产量、理化特性的影响[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6) .
[5] 史正军,樊小林. 作物对氮素养分高效吸收的根系形态学研究进展[J]广西农业生物科学, 2003,(03) .
[6] 尚辉,李衍素,白龙强,孙超,闫妍,贺超兴,张志斌,于贤昌. 亚适宜温光环境对黄瓜幼苗生长·光合特性和含氮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12,(25) .
[7] 徐坤,赵青春. 甜椒对不同形态氮素的吸收和分配[J]核农学报, 1999,(06) .
[8] 余纪柱,李建吾,王美平,金海军. 低温弱光对不同生态型黄瓜苗期若干测定指标及光合特性的影响[J]上海农业学报, 2003,(04) .
[9] 杨肖娥,孙羲. 生育后期追施NO_3~-N和NH_4~+-N对水稻的生理效应[J]土壤通报, 1990,(03) .
[10] 李生秀,付会芳,袁虎林,肖俊璋. 几种反映旱地土壤供氮能力的方法的比较[J]土壤, 1990,(04) .
[11] 艾希珍,马兴庄,于立明,邢禹贤. 弱光下长期亚适温和短期低温对黄瓜生长及光合作用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04,(11) .
[12] 姜振升,孙晓琦,艾希珍,王美玲,毕焕改,王洪涛. 低温弱光对黄瓜幼苗Rubisco与Rubisco活化酶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 2010,(08) .
[13] 徐克章,史跃林,许贵民,张志安,崔秋华. 保护地黄瓜叶片光合作用温度特性的研究[J]园艺学报, 1993,(01) .
[14] 于贤昌,邢禹贤,马红,魏珉,李滨. 低温胁迫下黄瓜嫁接苗和自根苗内源激素的变化[J]园艺学报, 1999,(06) .
[15] 王毅,方秀娟,徐欣,刘立新. 黄瓜幼苗低温锻炼对叶片细胞叶绿体结构的影响[J]园艺学报, 1995,(03) .
[16] 裴孝伯,张福墁,王柳. 不同光温环境对日光温室黄瓜氮磷钾吸收分配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 200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