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 多祎帆. 亚热带3种森林类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其多样性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
|
[2] | 李田田. 湖北蔬菜根结线虫的防治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 2012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1 条
[1] | 李增智. 虫生真菌在害虫治理中应用现状[J]安徽农学院学报, 1987,(02)
.
|
[2] | 王滨,樊美珍,李增智. 球孢白僵菌选择性培养基的筛选[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01)
.
|
[3] | 王国华,夏绍湄,韩宝瑜. 贵州省茶园天敌资源调查及其优势种评价[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10,(04)
.
|
[4] | 林华峰. 虫生真菌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1998,(03)
.
|
[5] | 唐美君. 拟青霉属虫生真菌的研究应用概况与展望[J]中国茶叶, 2001,(03)
.
|
[6] | 周宁宁,刘卫平,韩宝瑜. 金华地区茶园病虫及其天敌考查[J]茶叶科学技术, 2011,(02)
.
|
[7] | 陈棣华,栗陶生,汪命龙. 茶尺蠖病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特性[J]茶叶科学, 1990,(01)
.
|
[8] | 田永辉. 不同茶园群落茶树根际微生物群落生态特征[J]茶叶通讯, 2001,(02)
.
|
[9] | 田永辉. 不同土壤对茶树根际固氮微生物的影响[J]茶叶通讯, 1998,(04)
.
|
[10] | 吴光远. 茶树害虫病原真菌的研究应用及发展途径[J]福建茶叶, 1992,(04)
.
|
[11] | 田永辉. 不同树龄茶树根际固氮菌组成及多样性研究[J]福建茶叶, 2000,(03)
.
|
[12] | 王定锋,吴光远,王庆森,刘丰静,曾明森. 茶卷叶蛾寄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及毒力测定[J]福建农业学报, 2010,(03)
.
|
[13] | 李海涛,黄渝. 飞播云南松林下真菌的时空分布特征[J]贵州农业科学, 2009,(10)
.
|
[14] | 徐伟松,李建丰,胡美英. 昆虫病原真菌在害虫防治上的应用[J]广西农业科学, 2003,(06)
.
|
[15] | 刘开华,张宇航,邢淑婕. 含茶多酚的大豆分离蛋白涂膜对甜樱桃保鲜效果的影响[J]茶叶科学, 2013,(01)
.
|
[16] | 王媛,殷红,陈小波,荣华,廖国周,谷大海,樊月圆,葛长荣,贾俊静,徐志强. 茶多酚抗氧化作用的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13,(03)
.
|
[17] | 孙世利,刘淑媚,赵超艺,潘顺顺,凌彩金,苗爱清,庞式. 茶多酚与维生素C/E的协同抗氧化作用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3,(01)
.
|
[18] | 季小明,韩宝瑜,余杏生,徐元元,张朝阳,李浩宇,杨大强. 太湖洞庭山茶园病虫及其天敌区系的调查[J]湖北农业科学, 2011,(11)
.
|
[19] | 林华峰,胡萃. 虫生真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J]华东昆虫学报, 2001,(01)
.
|
[20] | 邓欣,刘红艳,谭济才,陈辉玲,孙少华. 不同种植年限有机茶园土壤微生物群落组成及活性比较[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