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李海侠. 公路三波形梁钢护栏尺寸的优化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 2004 .
[2] 沈艳松. 解体消能交通标志设计理论研究[D]长安大学, 2006 .
[3] 马香娟. 高速公路路侧护栏设计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 2006 .
[4] 苏梁. 重庆高速公路路侧振动带应用研究[D]重庆交通大学, 2008 .
[5] 宋慧. 高速公路安全护栏端部设计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黄红武. 轿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事故分析及仿真研究[D]湖南大学, 200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秦丽辉. 路侧净区计算方法及路侧安全保障技术研究[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03) .
[2] 李长城,高海龙,汤筠筠. 改善我国公路路侧安全的系统化对策[J]道路交通与安全, 2007,(01) .
[3] 童时中. 论人机系统可靠性设计中的容错技术[J]电子机械工程, 2002,(02) .
[4] 徐翔,罗青. 振动标线在宁杭高速公路上的应用与体会[J]公路, 2005,(03) .
[5] 陈乐生,游宏,李永江,白书锋. 山区一般公路路侧危险度划分方法研究[J]公路, 2005,(11) .
[6] 周炜,张天侠,乔希永,崔海涛,朴松爱. 汽车与不同形式高速公路护栏碰撞的试验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6,(07) .
[7] 郑恒,李长城,刘煜. 基于贝叶斯网络的路侧安全评价方法[J]公路交通科技, 2008,(02) .
[8] 张铁军,唐琤琤. 我国双车道公路普通路段路侧事故预测模型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 2008,(04) .
[9] 刘汉民. 论电算会计的排错性和容错性[J]财会月刊, 1996,(08) .
[10] 黄红武,莫劲翔,杨济匡,钟志华. 影响护栏防护性能的相关因素研究[J]湖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2) .
[11] 廖晓锋,丁光明. 江西省高速公路路侧交通事故统计分析和路侧障碍物处理对策[J]交通标准化, 2012,(05) .
[12] 张铁军,唐琤琤,宋楠,肖贵平. 山区双车道公路路侧危险度对安全影响的分析研究[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08,(02) .
[13] 游克思,孙璐,顾文钧. 山区公路路侧安全定量化评价[J]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10,(03) .
[14] 吴德华,方守恩. 基于道路安全的路肩振动带设计标准[J]山东交通科技, 2004,(03) .
[15] 黄红武,刘正恒,钟志华,杨济匡. 汽车与高速公路护栏碰撞的计算机仿真[J]机械工程学报, 2003,(11) .
[16] 李志,王勇. 工业容错技术引论[J]机械设计与制造工程, 2002,(01) .
[17] 陈沅江,陈熠. 高速公路路侧容错环境的RST-GCE法评价[J]科技导报, 2011,(36) .
[18] 郑敏秀. 辽宁省公路边沟设计方法初探[J]北方交通, 2011,(05) .
[19] 余海龙. 基于路侧危险物管理的路侧黑点改善排序[J]青海交通科技, 2009,(03) .
[20] 周志发,林斌. 论中国特色的民主化模式——基于容错性民主的视角[J]学术界, 201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