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 张肖飞. 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基因的鉴定和功能分析[D]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2
.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 李艳亮,高翔,陈其皎,董剑,赵万春,王明霞,李敏,陈瑞佶,庞红喜,李哲清,刘俊. 小麦“陕253”低分子量谷蛋白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J]麦类作物学报, 2010,(02)
.
|
[2] | 张丽,李玉阁,苏亚蕊,张大乐,黄世全,李锁平. 豫麦34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一个新基因的克隆[J]麦类作物学报, 2010,(02)
.
|
[3] | 龙海,魏育明,颜泽洪,郑有良. 小麦新品种“川农16”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新基因的分子克隆[J]作物学报, 2004,(12)
.
|
[4] | 赵永涛,孔秀英,詹克慧. 硬粒小麦Glu-B3基因家族新成员的克隆及其分子标记的开发[J]作物学报, 2008,(10)
.
|
[5] | 雷振生,刘丽,王美芳,阎俊,杨攀,张艳,何中虎. HMW-GS和LMW-GS组成对小麦加工品质的影响[J]作物学报, 2009,(02)
.
|
[6] | 王志清,龙海,郑有良,颜泽洪,魏育明,兰秀锦. 西藏半野生小麦LMW-GS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遗传学报, 2005,(01)
.
|
[7] | 吴芳,刘英华,刘琳,邓光兵,余懋群,陈孝. 普通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核心编码区与面团强度关系的研究[J]遗传, 2007,(11)
.
|
[8] | 兰秀锦,龙海,刘千,颜泽洪,魏育明,刘登才,郑有良. 人工合成小麦RSP的LMW-GS基因克隆[J]中国农业科学, 2005,(08)
.
|
[9] | 赵献林,夏先春,刘丽,何中虎,孙其信. 小麦低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及其编码基因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学, 2007,(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