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胡竹平. 高脂血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D]广东药学院, 2010 .
[2] 范薇. 高脂血症痰瘀证型机理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 2003 .
[3] 何俊.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与白细胞计数的相关性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 2004 .
[4] 娄彦梅. 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候规律及与客观指标相关性研究[D]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6 .
[5] 雷晓玲.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抑郁情绪与血糖、血脂水平及心功能的关系[D]山东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9 条
[1] 龙庆余. 从痰瘀辨治高血脂症60例[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1998,(01) .
[2] 屠浩明. 高脂血症血脂水平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J]安徽中医临床杂志, 2003,(06) .
[3] 张振,王化猛. 谈以痰凝为核心论治高脂血症[J]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99,(02) .
[4] 王驰. 从气论治高脂血症[J]浙江中医学院学报, 1999,(03) .
[5] 袁肇凯,黄献平,简亚平,李跃南,贺福元. 高脂血症痰瘀证候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J]中国医药学报, 2003,(08) .
[6] 张学智. 血脂异常中医诊疗标准(初稿)[J]中华中医药杂志, 2008,(08) .
[7] 杨玉娟,王敏玲,罗萍,李燕玲. 血脂比值及单项血脂对冠心病的应用价值研究[J]当代医学, 2009,(03) .
[8] 张一骄. 高脂血症辨证分型与甲皱微循环的相关性研究[J]福建中医药, 2004,(05) .
[9] 杨敏. 高脂血症病位证素与血脂的相关性研究[J]光明中医, 2009,(11) .
[10] 方永奇,黄可儿,李小兵. 痰证的血液循环特征初探[J]湖北中医杂志, 1992,(06) .
[11] 朱学云,庄德成,卞善述,钱卫东,解金兴,王洪新,鲁海婷,钱小奇.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1,(07) .
[12] 袁肇凯,简亚平,黄献平,李跃南,贺福元. 高脂血症痰瘀辨证的血脂和血流动力学检测分析[J]湖南中医学院学报, 2001,(03) .
[13] 李丹,黄津芳,汤黎黎,王剑,贾红春. ICU护士工作压力源、疲倦感及血压、血糖和血脂的变化特点[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07) .
[14] 庄德成,卞善述,钱卫东,解金兴,王洪新,鲁海婷,朱学云,钱小奇. 高脂血症辨证分型与血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J]江苏中医, 2001,(09) .
[15] 贾钰华,吕志平. 老年前期高脂血症的中医辨证与微循环改变[J]辽宁中医杂志, 1992,(04) .
[16] 袁肇凯,黄献平,李跃南,简亚平. 高脂血症中医痰瘀证候的临床症征计量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 2001,(05) .
[17] 倪永骋,陈江宁. 高脂血症中医辨证分型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J]辽宁中医杂志, 2007,(01) .
[18] 静文英,刘彩英. 321例心脑血管病伴高脂血症患者血液流变学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系[J]内蒙古中医药, 1993,(02) .
[19] 程小曲. 痰浊型冠心病与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关系及痰浊形成机理的探讨[J]新中医, 1994,(03) .
[20] 韦湘林. 135例冠心病的中医证型及舌脉象分析[J]新中医, 1996,(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