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7 条
[1] 王国英,杜天兵,张宏,谢友菊,戴景瑞,米景九,李太源,田颖川,乔利亚,莽克强. 用基因枪将Bt毒蛋白基因转入玉米及转基因植株再生[J]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5,(01) .
[2] 倪万潮,黄骏麒,郭三堆,束春娥,吴敬音,王武钢,张震林,陈松,毛立群,汪洋,徐英俊,顾立美,周宝良,沈新莲,肖松华. 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抗棉铃虫棉花新种质[J]江苏农业学报, 1996,(01) .
[3] 原亚萍,陈孝,肖世和,张伟. 大麦α-淀粉酶抑制蛋白的提取及其功能检测[J]麦类作物学报, 2005,(01) .
[4] 张荣,王国英,张晓红,赵虎基. 根癌农杆菌介导的玉米遗传转化体系的建立[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1,(01) .
[5] 王立新,孟荣华,郭仁俊,徐民新,孙志民,张润飞,孙家柱. 应用花粉管通道法进行小麦抗白粉病转基因的研究初报[J]农业生物技术学报, 2001,(03) .
[6] 包劲松. 植物淀粉生物合成研究进展[J]生命科学, 1999,(S1) .
[7] 姚新灵,白桦. 玉米转座子、GBSSI基因及表达研究进展[J]生物技术, 2000,(04) .
[8] 屠发志,彭世清. 植物表观遗传与DNA甲基化[J]生物技术通讯, 2007,(01) .
[9] 肖世和,陈孝,徐慧君,林志珊,杜丽璞. 大麦α-淀粉酶抑制基因对小麦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研究[J]作物学报, 1998,(06) .
[10] 滕文涛,宋同明,陈庆亮,段民孝,范弘伟. 近等基因背景下对玉米胚乳突变基因ae的遗传效应研究[J]作物学报, 2001,(02) .
[11] 周光宇,龚蓁蓁,王自芬. 远缘杂交的分子基础——DNA片段杂交假设的一个论证[J]遗传学报, 1979,(04) .
[12] 阎新甫,刘文轩,王胜军,王西成,王锡锋. 大麦DNA导入小麦产生抗白粉病变异的遗传研究[J]遗传, 1994,(01) .
[13] 付胜杰,王晖,冯丽娜,孙一,杨文香,刘大群. 叶锈菌胁迫下的小麦基因组MSAP分析[J]遗传, 2009,(03) .
[14] 庄铁成,王月,李中华. 高淀粉玉米的遗传与育种[J]玉米科学, 1996,(04) .
[15] 刘宝,胡波,董玉柱,刘振兰,何孟元. Speciation-induced heritable cytosine methylation changes in polyploid wheat[J]Progress in Natural Science, 2000,(08) .
[16] 郭三堆,崔洪志,夏兰芹,武东亮,倪万潮,张震林,张保龙,徐英俊. 双价抗虫转基因棉花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 1999,(03) .
[17] 杨剑波,许智宏,卫志明. 几种禾谷类作物中诱导农杆菌Vir区基因活化的酚类物质分析[J]植物生理学报, 199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