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吴俊俊. 自然崩落法结构参数优选与放矿规律研究[D]中南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8 条
[1] 任凤玉,刘兴国. 崩落法放矿计算机模拟[J]东北工学院学报, 1992,(03) .
[2] 王泳嘉,陶连金,邢纪波. 近距离煤层开采相互作用的离散元模拟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 1997,(04) .
[3] 杜长学. 长沙市典型岩基的工程地质特性及其承载潜力[J]桂林工学院学报, 1998,(04) .
[4] 石和清,鲍荣华. 2009年国内外白银市场行情及2010年趋势预测[J]国土资源情报, 2010,(06) .
[5] 古德生. 地下金属矿采矿科学技术的发展趋势[J]黄金, 2004,(01) .
[6] 谢贤平,杨鹏. 采矿方法设计方案的评价与选择[J]黄金, 1996,(06) .
[7] 马建军,叶义华,周惠新,光正国,黄勇. 大冶铁矿缓倾斜挂帮矿开采方法的研究[J]金属矿山, 2002,(02) .
[8] 褚军凯,霍俊发,张碧踪. 符山铁矿尾矿库民采空区治理技术研究[J]金属矿山, 2011,(05) .
[9] 周爱民,王大勋. 崩落法放矿控制的计算机方法[J]长沙矿山研究院季刊, 1989,(03) .
[10] 王湖鑫,陈何,孙忠铭. 地下残矿回收方法研究[J]矿冶, 2008,(02) .
[11]对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的切割拉槽方式的探讨[J]金属矿山, 1975,(05) .
[12] 李万春. 关于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方法三级矿量的探讨[J]金属矿山, 1978,(05) .
[13] 罗明生,王浩文,李本尧. 铜矿北部47-49线特大采空区治理研究与实践[J]江西理工大学学报, 2008,(05) .
[14] 李昌宁,宁新亭,任凤玉. 矿床开采中的损失贫化分析及对策[J]世界采矿快报, 1999,(Z1) .
[15] 李海洪. 黄沙坪矿区残矿回采技术研究[J]采矿技术, 2003,(01) .
[16] 邓金灿,黄应盟,陈光武. 100号矿体残矿回采的探索和实践[J]采矿技术, 2005,(S1) .
[17] 王春毅,王永红,程秀升. 露天矿境界内地下采空区探测实践[J]采矿技术, 2008,(06) .
[18] 李胡生,熊文林. 岩体力学参数的工程模糊处理[J]水利学报, 1994,(01) .
[19] 李俊才,袁灿勤,丁奎元,杨维银,陆建明. 岩基载荷试验在设计大直径灌注桩中的应用[J]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1996,(06) .
[20] 唐沛. 微重力法在铁路山岭隧道溶洞勘察中的应用[J]铁道勘察, 2010,(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