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0 条
[1] | 朱璇. Galileo信号仿真及软件接收机关键算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 2009
.
|
[2] | 李振龙. Gps/电子地图车辆导航系统研究[D]华北工学院, 2001
.
|
[3] | 吴隆江. 基于GPS/GIS的农用车辆导航信息系统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 2004
.
|
[4] | 王雪峰. 基于RS与GIS的变量施肥处方生成系统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4
.
|
[5] | 唐章英. GIS技术在车辆导航系统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 2005
.
|
[6] | 黄文韬. 多星座卫星组合导航定位算法研究[D]西南石油大学, 2007
.
|
[7] | 聂兵. 我国精准农业的实施路径及其方向选择[D]山东农业大学, 2009
.
|
[8] | 赵文晔. 基于双天线的GPS测姿系统研究[D]苏州大学, 2009
.
|
[9] | 方伟骏. GPS与数字地图匹配的组合导航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9
.
|
[10] | 刘文博. GNSS接收机定位解算的研究与实现[D]北京邮电大学, 2010
.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 邵佳妮,冯炜,申俊飞. QZSS系统及其信号设计[J]测绘科学, 2009,(S2)
.
|
[2] | 潘峥嵘,陈晓宇,郭凯,张岩. 基于电子地图和Dijkstra算法路径规划的实现[J]测绘科学, 2010,(04)
.
|
[3] | 李建文,郝金明,李军正. 用伪距法测定PZ-90与WGS-84坐标转换参数[J]测绘通报, 2004,(05)
.
|
[4] | 冯来平,张洪,贾小林,吴显兵. IRNSS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服务性能分析[J]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10,(04)
.
|
[5] | 伍苑. 日新月异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J]国际太空, 2011,(03)
.
|
[6] | 李远,胡修林,赵文同,屈龙军. 基于GPS-OEM板和单片机的定位终端开发[J]湖北邮电技术, 2004,(06)
.
|
[7] | 李燕山,连红运,张秀奇,孙志林. 全球定位系统定位的理论研究与数学分析[J]河南科学, 2008,(09)
.
|
[8] | 郭一鸣,罗永革,佘建强,黄兵锋. GPS-OEM板卡与PC机的通讯[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2,(03)
.
|
[9] | 郑金吾,朱兴昌,邢宏. GPS接收机与PC机串行通信技术的开发与应用[J]测控技术, 2000,(08)
.
|
[10] | 李建文,李作虎,郝金明,杨力,董明. GNSS的兼容与互操作初步研究[J]测绘科学技术学报, 2009,(03)
.
|
[11] | 栗大超,宋光德,靳世久. GPS的通讯技术及其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J]计算机自动测量与控制, 2001,(02)
.
|
[12] | 吕小平. “北斗”在我国民用航空的发展和应用[J]中国民用航空, 2011,(08)
.
|
[13] | 李建文,郝金明,张建军,李军正. PZ—90与WGS一84的坐标转换参数[J]全球定位系统, 2002,(06)
.
|
[14] | 曹冲. 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研究[J]全球定位系统, 2006,(03)
.
|
[15] | 丁辰. 北斗导航卫星定位系统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J]射频世界, 2010,(04)
.
|
[16] | 余衡,王仲东. MSComm控件在开发GPS接收板串口通信程序中的应用[J]水电能源科学, 2000,(04)
.
|
[17] | 杨永平,冯立清,张辉. GPS伪距差分定位技术的试验研究[J]铁道勘察, 2006,(01)
.
|
[18] | 李作虎,郝金明,李建文,张成军. QZSS对GPS区域性能增强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2010,(01)
.
|
[19] | 周百力. 微机与GPS-OEM板通讯的应用研究[J]微计算机信息, 1997,(04)
.
|
[20] | 胡彩波,王宏兵,赵娜,楚恒林. 日本QZSS导航系统-GPS增强系统性能分析[J]无线电工程, 2009,(06)
.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