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莫文娟. 泡桐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0 .
[2] 何天友. 短葶山麦冬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及ISSR指纹图谱构建[D]福建农林大学, 2011 .
[3] 彭德镇. 江西省野生春兰的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昌大学, 2011 .
[4] 孔令杰. 江西省野生兰科植物区系的组成及特征[D]南昌大学, 2011 .
[5] 文璨. 春兰组培条件和体内多糖的研究[D]四川大学, 2005 .
[6] 高丽. 湖北野生春兰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武汉植物园), 2006 .
[7] 邹游. 猕猴桃品种间的遗传多样性分析[D]四川大学, 2007 .
[8] 于晓娟. 独蒜兰组织培养及其生物多样性的ISSR分析[D]四川大学, 2007 .
[9] 周佐斌. 白芍原植物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D]南昌大学, 2007 .
[10] 周凌瑜. 小苍兰ISSR分子标记[D]上海交通大学, 2008 .
[11] 吴鑫. 柑桔DNA指纹图谱库的构建与分析[D]西南大学, 2008 .
[12] 桂腾琴. 果梅ISSR标记与遗传多样性分析[D]西南大学, 2008 .
[13] 武海. 贵州建兰亚属植物的亲缘关系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
[14] 雷玲. 河北核桃ISSR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研究[D]河北农业大学, 2010 .
[15] 孙小琴. 江西省野生寒兰的ISSR遗传多样性研究[D]南昌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4 条
[1] 思彬彬,杨卓. ISSR标记技术及其在果树遗传育种中的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3) .
[2] 罗海燕,陈业渊. ISSR分子标记及其应用[J]安徽农学通报, 2008,(19) .
[3] 李恩香,贾文杰,蒋满英,赖士杰,杨莉萍,杨柏云. 龙牙百合DNA的提取及ISSR-PCR体系的建立[J]安徽农业科学, 2008,(34) .
[4] 彭海,张静,王博,陈禅友. ISSR反应中空气污染及其预防[J]北方园艺, 2007,(09) .
[5] 邱长玉,高国庆,陈伯伦,周瑞阳,牛英,张加强. 茉莉花ISSR-PCR反应体系的建立[J]北方园艺, 2008,(02) .
[6] 吴晓清,成海钟,周玉珍,娄晓鸣,张文婧,汤庚国. 观赏贝母种质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北方园艺, 2010,(18) .
[7] 李学营,彭建营,彭士琪. 部分枣属植物硅胶干燥叶片DNA提取方法的比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6,(01) .
[8] 杨传平,潘华,魏志刚,姜静. 白桦ISSR-PCR反应体系的优化[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2005,(06) .
[9] 谢启鑫,缪南生,宋小民,黄冬华,李宝光,赵萍. 蝴蝶兰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 2010,(07) .
[10] 郑维鹏. 建兰快速繁殖技术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 1995,(03) .
[11] 吴俊玲. 建兰的栽培管理技术[J]福建农业科技, 2008,(02) .
[12] 胡薇,孙端,潘晓华,黄儒珠. 建兰DNA的快速提取[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1) .
[13] 严华,张冬梅,罗玉兰,鲁琳. 38种国兰亲缘关系的ISSR分析[J]分子植物育种, 2010,(04) .
[14] 王书胜,刘海涛,付瑶. 出口建兰硬质基质配方的筛选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2011,(20) .
[15] 陈汉利,,欧秀娟,张志胜. 影响建兰根状茎增殖因素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 1996,(04) .
[16] 王绪,邓俭英,方锋学.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J]广西农业科学, 2007,(04) .
[17] 谢国文,张金杏,郑燕玲,彭晓瑜. 珍稀濒危植物永瓣藤DNA提取与ISSR条件优化[J]广西植物, 2007,(06) .
[18] 刘运权,罗玉容,闻真珍,王曼,钟惠萍,刘伟. 三种建兰挥发性成分的比较分析[J]现代食品科技, 2011,(07) .
[19] 朴红梅,李万良,穆楠,尹航. ISSR标记的研究与应用[J]吉林农业科学, 2007,(05) .
[20] 陈翠云. 建兰无土栽培的基质筛选的研究[J]嘉应学院学报, 2009,(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