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1 条
[1] | 李合生,卢世峰. 湖北光敏感核不育水稻育性转换与光敏色素相关性的初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87,(04)
.
|
[2] | 张晓国,朱英国. 湖北光敏核不育水稻不育性遗传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0,(04)
.
|
[3] | 曹孟良,郑用琏,张启发. 光敏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与农垦58蛋白质双向电泳对比分析[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2,(04)
.
|
[4] | 梅明华
,陈亮
,章志宏
,李子银
,徐才国
,张启发. pms3 is the locus causing the original photoperiod-sensitive male sterility mutation of‘Nongken 58S'[J]Science in China(Series C:Life Sciences), 1999,(03)
.
|
[5] | 梅明华,陈亮,章志宏,李子银,张启发,徐才国. 农垦58S光敏不育基因突变位点的确定及pms3区间的进一步作图[J]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1999,(03)
.
|
[6] | 王台,童哲. 光周期敏感核不育水稻农垦58S不育花药的显微结构变化[J]作物学报, 1992,(02)
.
|
[7] | 梅明华,李泽炳. 粳稻品种中掩盖光敏核不育性的主效恢复基因分析[J]作物学报, 1995,(01)
.
|
[8] | 李香花,王伏林,陆青,徐才国. 水稻光敏核不育基因pms3的精细定位[J]作物学报, 2002,(03)
.
|
[9] | 刘恒蔚,周瑞阳,徐俐. 光敏色素与光敏感雌性不育苎麻育性转换的关系[J]作物学报, 2006,(04)
.
|
[10] | 张自国,元生朝. 曙暮光在光敏感核不育水稻两个光周期反应中的作用[J]中国水稻科学, 1989,(03)
.
|
[11] | 陈彦惠,张向前,常胜合,吴连成,吴建宇,席章营. 热带玉米光周期敏感相关性状的遗传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 2003,(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