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2 条
[1] 欧阳延生,余继红,张芸兰,蒋廷惠. 禾本科牧草对低磷反应的研究[J]草业科学, 1995,(03) .
[2] 潘廷国,柯玉琴,王元贞,伍迪明. 盐逆境下甘蔗叶片膜脂过氧化与保护酶的活性[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 1995,(02) .
[3] 张静,王艳,王小波. 不同磷水平条件下玉米自交系苗期差异的研究[J]贵州农业科学, 2004,(05) .
[4] 秦丽凤,左方华,段居琪,玉永雄,黎晓峰,顾明华. 低磷与铝毒胁迫对木豆根尖及其分泌的酸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J]广西农业科学, 2006,(05) .
[5] 宗会,刘娥娥,郭振飞,李明启. Ca~(2+)·CaM信使系统与水稻幼苗抗逆性研究初报[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0,(01) .
[6] 万美亮,邝炎华. 甘蔗耐低磷基因型的筛选及其部分生理特征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9,(01) .
[7] 李德华,向春雷,姜益泉,郭再华,贺立源. 低磷胁迫下不同水稻品种根系生理特性的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06) .
[8] 张恩和,王惠珍,阎秋洁. 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对磷胁迫的适应性反应[J]麦类作物学报, 2006,(02) .
[9] 李志刚,谢甫绨,张玉铃,钟鹏,孙杰. 磷胁迫对大豆不同磷素基因型光合作用的影响[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3) .
[10] 陈凯,马敬,曹一平,张福锁. 磷亏缺下不同植物根系有机酸的分泌[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1999,(03) .
[11] 张可炜,王贤丽,李坤朋,张举仁. 低磷胁迫对耐低磷玉米自交系幼苗光合特性的影响[J]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2007,(03) .
[12] 朱继正,侯振安,李国英,古立刚. 甜菜缺素症状及焉耆垦区甜菜营养生理性病害的诊断[J]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04) .
[13] 李慧明,高志强,张永清,苗果园. 不同基因型春小麦根系对低磷胁迫的生物学响应[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02) .
[14] 周建朝,奚红光. 不同基因型甜菜根形态和解剖学研究[J]中国甜菜糖业, 2006,(04) .
[15] 李德华,贺立源,刘武定. 土壤中非生物逆境胁迫与根系有机酸分泌[J]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1,(06) .
[16] 肖凯,谷俊涛,邹定辉,张荣铣. 杂种小麦及亲本旗叶老化过程中CO_2导度的研究[J]作物学报, 1998,(04) .
[17] 庞欣,李春俭,张福锁. 部分根系供磷对小麦幼苗生长及同化物分配的影响[J]作物学报, 2000,(06) .
[18] 曹黎明,潘晓华. 水稻耐低磷机理的初步研究[J]作物学报, 2002,(02) .
[19] 李绍长,胡昌浩,龚江,董树亭,董志新. 低磷胁迫对磷不同利用效率玉米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J]作物学报, 2004,(04) .
[20] 李锋,潘晓华,刘水英,李木英,杨福孙. 低磷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根系形态和养分吸收的影响[J]作物学报, 2004,(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