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9 条
[1] 杨乾. 马铃薯耐盐突变体的EMS诱变和筛选[D]甘肃农业大学, 2011 .
[2] 廖苏梅. 铁皮石斛多倍体诱导及鉴定[D]浙江大学, 2002 .
[3] 安学丽. 不同诱变剂与不同诱变方法对玉米诱变效应的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3 .
[4] 刘志斋. 玉米EMS处理所得突变系的诱变效应研究[D]西南农业大学, 2005 .
[5] 朱国兵. 寒兰快速繁殖技术及其试管成花的研究[D]南昌大学, 2006 .
[6] 刘金萍. 丰花月季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NaN_3诱变变异的研究[D]东北农业大学, 2007 .
[7] 李夏. 寒兰离体化学诱变研究[D]南昌大学, 2007 .
[8] 杨丽娟. 大花蕙兰离体快繁关键技术及多倍体诱变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 2009 .
[9] 陈凌. EMS诱变越橘(Vaccinium L.)茎尖抗旱突变体的研究[D]西南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6 条
[1] 李倩中,李惠芬. 我国花卉育种途径及进展[J]安徽农业科学, 2002,(05) .
[2] 叶挺梅,强继业,秦文弟,雷晓. ~(60)Co-γ射线辐射对芦荟生理指标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5,(02) .
[3] 孙利娜,席梦利,徐进,吴祝华,施季森. 百合辐射突变体的ISSR鉴定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 2011,(01) .
[4] 高健,卢惠萍. 花卉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综述)[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2000,(03) .
[5] 王利民,王四清,杨玉锋. 兰花的种质资源和育种[J]安阳工学院学报, 2005,(02) .
[6] 褚云霞,张永春,靖相密. 春兰离体根状茎辐射及EMS诱变方法建立[J]北方园艺, 2009,(01) .
[7] 王欢欢,郭春景,张兴,车代弟,王金刚. 辐射八宝景天ISSR遗传多样性分析[J]北方园艺, 2010,(09) .
[8] 王元东,赵久然,郭景伦,郭强,尉德明. 诱变育种在创造玉米新种质中的应用[J]北京农业科学, 1999,(02) .
[9] 梁慧敏,夏阳,杜峰,张普金. 低温胁迫对草地早熟禾抗性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J]草地学报, 2001,(04) .
[10] 王文恩,包满珠,张俊卫,刘国锋,宁国贵,尹少华. 狗牙根辐射诱变后代变异植株的形态特征比较和ISSR分析[J]草业科学, 2009,(12) .
[11] 沈紫微,陈本建,康俊梅,魏小兰,张蕴薇. 红豆草ISSR体系优化及其在航天诱变种质鉴定中的应用[J]草业科学, 2010,(12) .
[12]ISSR Analysis of M_1 Generation of Gladiolus hybridus Hort Treated by EMS[J]Journal of 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2010,(02) .
[13] 刘长命,张显,徐晴,咸丰. 辐射诱发唐菖蒲复色花突变体的AFLP分析[J]西北植物学报, 2009,(01) .
[14] 杨再强,王立新. 我国观赏植物辐射诱变育种研究进展[J]广西园艺, 2006,(02) .
[15] 王绪,邓俭英,方锋学. ISSR分子标记技术及其在园艺作物中的应用[J]广西农业科学, 2007,(04) .
[16] 申斯乐,徐世平,翁克难,谭梅,张剑锋,龙国徽,贾晓鹏,池元斌,刘宝,邹广田. 高静水压处理水稻诱导稳定遗传变异系的DNA分析[J]高压物理学报, 2004,(04) .
[17] 吴双,顾月华,赵凌,刘加娟. 软X射线同步辐射对小麦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产物及相关酶活性的影响[J]核技术, 2003,(08) .
[18] 彭尽晖,张良波,彭晓英. 秋水仙素在植物倍性育种中的应用进展[J]湖南林业科技, 2004,(05) .
[19] 周峰,易继财,张群宇,王慧,梅曼彤. 水稻空间诱变后代的微卫星多态性分析[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1,(04) .
[20] 易克,徐向利,卢向阳,许勇,肖浪涛,王永健,康国斌. 利用SSR和ISSR标记技术构建西瓜分子遗传图谱[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