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陶云奇. 含瓦斯煤THM耦合模型及煤与瓦斯突出模拟研究[D]重庆大学, 2009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7 条
[1] 但汉成,李亮,赵炼恒,刘项. 变形多孔介质流固耦合非线性渗流模型及解析[J]长江科学院院报, 2009,(06) .
[2] 李志强,王兆丰. 井下注气强化煤层气抽采效果的工程试验与数值模拟[J]重庆大学学报, 2011,(04) .
[3] 鲜学福,许江,王宏图. 煤与瓦斯突出潜在危险区(带)预测[J]中国工程科学, 2001,(02) .
[4] 潘德祥,梁国利. 煤矿瓦斯抽放现状及其展望[J]河北煤炭, 1998,(03) .
[5] 田立楠. 纯气体、混合气体及液体粘度的计算[J]化肥设计, 1997,(06) .
[6] 郭玉森,林柏泉,吴传始. 围岩裂隙演化与采动卸压瓦斯储运的耦合关系[J]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 2007,(04) .
[7] 唐世斌,杨天鸿,徐涛,唐春安,石必明,余启香. 远程卸压瓦斯抽放数值模拟[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4,(04) .
[8] 陶云奇,许江,李树春,彭守建. 煤层瓦斯渗流特性研究进展[J]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9,(02) .
[9] 朱广辉,韩建光,韩臻. 浅谈瓦斯防治与瓦斯抽放技术[J], 2009,(01) .
[10] 蒋承林,俞启香. 煤与瓦斯突出机理的球壳失稳假说[J]煤矿安全, 1995,(02) .
[11] 汪有刚,刘建军,杨景贺,曾明胜. 煤层瓦斯流固耦合渗流的数值模拟[J]煤炭学报, 2001,(03) .
[12] 曹树刚,刘延保,张立强,姜永东. 突出煤体单轴压缩和蠕变状态下的声发射对比试验[J]煤炭学报, 2007,(12) .
[13] 王继仁,邓存宝,邓汉忠. 煤与瓦斯突出微观机理研究[J]煤炭学报, 2008,(02) .
[14] 谈庆明,俞善炳,朱怀球,郑哲敏. 含瓦斯煤在突然卸压下的开裂破坏[J]煤炭学报, 1997,(05) .
[15] 王茜,张烈辉,钱治家,刘胜军,任德雄. 考虑科林贝尔效应的低渗、特低渗气藏数学模型[J]天然气工业, 2003,(06) .
[16] 陈芳,彭小亚,卢小燕. 我国煤矿瓦斯的回收与综合利用[J]山西焦煤科技, 2008,(11) .
[17] 杨天鸿,徐涛,刘建新,唐世斌,唐春安,余启香,石必明. 应力-损伤-渗流耦合模型及在深部煤层瓦斯卸压实践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16) .
[18] 肖晓春,潘一山. 考虑滑脱效应的煤层气渗流数学模型及数值模拟[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5,(16) .
[19] 曹树刚,刘延保,张立强. 突出煤体变形破坏声发射特征的综合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7,(S1) .
[20] 赵阳升. 煤体—瓦斯耦合数学模型及数值解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4,(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