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黄韶承. 水分胁迫对鹅掌楸属苗木生理影响的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 2006 .
[2] 徐秀丽. 冷藏和温度对高寒草甸两类常见植物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D]兰州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43 条
[1] 任磊,王奎玲,刘庆华,刘庆超. 狼尾草种子萌发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 2008,(10) .
[2] 周洋,丁成龙,赵丹,吴海涛,顾洪如,刘大林. 温度对杂交狼尾草及其母本种子萌发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08,(23) .
[3] 许岳飞,毕玉芬,涂旭川,赵小社,孙涛. 施肥与株行距对王草生产性状的影响[J]草原与草坪, 2006,(02) .
[4] 王东劲. 王草养猪试验初报[J]草业科学, 1993,(01) .
[5] 钟声,周自玮,文际坤,杨世平. 王草和象草在云南省亚热带地区的适应性研究[J]草业科学, 2002,(05) .
[6] 田立双,李凤山,杨恒山,毕文波,徐小飞. 密度对杂交狼尾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草业科学, 2006,(04) .
[7] 代会平,向佐湘,郭君,杜浩,曾凡湘. 紫穗狼尾草和狗牙根茎叶水文生态效应比较[J]草业科学, 2009,(02) .
[8] 李大雄,龚福春,李科云. 高产优质饲草——皇草的开发利用[J]草业科学, 1997,(01) .
[9] 曾彦军,王彦荣,张宝林,李保尔. 红砂和猫头刺种子萌发生态适应性的研究[J]草业学报, 2000,(03) .
[10] 王刚,梁学功,冯波. 沙漠植物的更新生态位Ⅰ.油篙、柠条、花棒的种子萌发条件的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 1995,(05) .
[11] 葛发权. 牧草新秀王草的栽培与利用[J]贵州畜牧兽医, 2002,(01) .
[12] 任健,魏宝祥,戴微然. 王草的特征品质及高产栽培技术[J]湖北农业科学, 2003,(04) .
[13] 覃远芳. 皇竹草的栽培管理及利用技术[J]湖北畜牧兽医, 2001,(02) .
[14] 武菊英. 生态和观赏效果俱佳的狼尾草[J]中国花卉园艺, 2003,(21) .
[15] 钟云芳. 园林新宠——观赏草[J]中国花卉园艺, 2005,(18) .
[16] 钟小仙,顾洪如,向阳海,任丽娟. 狼尾草属牧草资源的RAPD分析[J]江苏农业学报, 2003,(02) .
[17] 陈树林,王颖新,江小付,陈继洪,赖贻奎. 王草高产栽培关键技术措施[J]江西畜牧兽医杂志, 2004,(02) .
[18] 李志军. 狼尾草种子萌发及繁殖技术研究[J]现代园艺, 2009,(05) .
[19] 李红梅,韩红香,薛大勇. 利用GARP生态位模型预测日本松干蚧在中国的地理分布[J]昆虫学报, 2005,(01) .
[20] 汪由,王恩杰,王岩,杨立国. 种植密度对高粱食用杂交种辽杂13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J]辽宁农业科学, 201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