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8 条
[1] 杨起简,周禾,孙彦,杨华,刘玉芬. 豌豆染色体制片技术的比较研究[J]北京农学院学报, 2003,(03) .
[2] 胡适宜. 谈谈有花植物的离体受精[J]大自然, 2007,(04) .
[3] 黄婷婷,叶李艺,沙勇,吐松,肖宗源,李晓民,李永忠,李锦彬. 龙须菜提取琼胶碱处理工艺条件优化[J]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0,(10) .
[4] 沈继红,林学政,李光友,侯旭光,王斌,金德敏. 细胞融合构建新型微藻及融合子的筛选和鉴定[J]高技术通讯, 2001,(06) .
[5] 李容柏. 应用滋养和包埋技术进行籼稻原生质体培养和植株再生(英文)[J]广西科学, 1998,(03) .
[6] 许星鸿,王萍,赵素珍. 制备条斑紫菜原生质体的工具酶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03) .
[7] 胡海燕,卢继武,周毅,杨红生. 龙须菜在鱼藻混养系统中的生态功能[J]海洋科学集刊, 2003,(00) .
[8] 张长远,吴定华. 秘鲁番茄茎段原生质体再生成株的研究[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03) .
[9] 刘选明,官春云. 油菜原生质体培养与融合技术的研究进展[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7,(05) .
[10] 孙振元,韩蕾,李银凤. 植物体细胞无性系变异的研究与应用[J]核农学报, 2005,(06) .
[11] 汪勋清,刘录祥. 植物细胞工程研究应用与展望[J]核农学报, 2008,(05) .
[12] 戴继勋,张全启,包振民,于波,周浩朗. 紫菜原生质体的纯系培育、诱变处理和种间细胞融合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 1990,(03) .
[13] 范晓,韩丽君,周天成,娄清香,张燕霞. 中国沿海经济海藻化学成份的测定[J]海洋与湖沼, 1995,(02) .
[14] 邓志峰,纪明侯. 龙须菜和扁江篱多糖的组成及其抗肿瘤效果[J]海洋与湖沼, 1995,(06) .
[15] 卢佳芳,杨文鸽,颜伟华,周星宇. 龙须菜(Gracilaria lemaneiformis)多糖的分离纯化及其组成研究[J]海洋与湖沼, 2009,(04) .
[16] 雷光英,杨宇峰,李宵. 龙须菜对赤潮异弯藻和海洋原甲藻的生长抑制效应[J]海洋环境科学, 2010,(01) .
[17] 刘广发,楼士林,李庆顺,赖瑞卿. 杜氏藻与大肠杆菌跨界融合初探[J]海洋科学, 1993,(04) .
[18] 霍元子,徐姗婻,张建恒,韩芳,董丽,何培民. 真江蓠杭州湾海域栽培试验及生态因子对藻体生长的影响[J]海洋科学, 2010,(08) .
[19] 张永雨,陈美珍,余杰,林元喜. 龙须菜藻胆蛋白抗突变与抗肿瘤作用的研究[J]中国海洋药物, 2005,(03) .
[20] 刘婷婷,杨宇峰,叶长鹏,王朝晖. 大型海藻龙须菜对两种海洋赤潮藻的生长抑制效应[J]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6,(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