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0 条
[1] | 周学荣,李衡. 当代政府问责制的兴起及其启示[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2010,(01)
.
|
[2] | 周安平. 问责规范的非法治化现象——基于2002-2009年问责规范文本的实证分析[J]法商研究, 2010,(04)
.
|
[3] | 王祥,郑易平. 论责任政府场域中行政问责制的完善[J]法制与社会, 2009,(20)
.
|
[4] | 陈党. 论构建有效的行政问责法律制度[J]河北法学, 2007,(02)
.
|
[5] | 王秀红. 西方发达国家行政问责制对我国的启示[J]哈尔滨学院学报, 2008,(10)
.
|
[6] | 吕华,罗文剑. 加强行政问责制度化建设的途径[J]黑河学刊, 2009,(06)
.
|
[7] | 赵蕾. 高官问责:制度逻辑与改革模式——基于中国内地与香港的多维比较[J]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
|
[8] | 陈清芬. 党政问责制同步协调:行政问责制的新思路[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5)
.
|
[9] | 章剑生. “人的尊严”之下的行政权[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 2011,(01)
.
|
[10] | 吴建依,胡谟敦. 关于行政问责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社会科学研究, 2008,(06)
.
|
[11] | 孙志建. 行政问责制的本质、内嵌关系及其异化风险[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09,(08)
.
|
[12] | 傅思明. 行政问责立法初探[J]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9,(04)
.
|
[13] | 高丹,时宏明. 行政问责制的实施条件分析[J]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01)
.
|
[14] | 周亚越.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律缺失及其重构[J]行政法学研究, 2005,(02)
.
|
[15] | 温家宝. 在国务院第四次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J]行政管理改革, 2011,(05)
.
|
[16] | 高志宏. 困境与根源:我国行政问责制的现实考察[J]政治与法律, 2009,(10)
.
|
[17] | 艾超. 我国行政问责法制化思考[J]政治与法律, 2009,(10)
.
|
[18] | 李眉荣. 行政问责制的阻滞因素及其对策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04)
.
|
[19] | 季卫东. 法律程序的意义——对中国法制建设的另一种思考[J]中国社会科学, 1993,(01)
.
|
[20] | 陈振明. 非市场缺陷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公共选择和政策分析学者的政府失败论[J]中国社会科学, 1998,(0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