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李亚平. 交流逆变点焊电源的研制[D]华南理工大学, 2011 .
[2] 郑湘蒙. 单片机控制TIG逆变焊机的研制[D]北京工业大学, 2001 .
[3] 谢红兵. 逆变点焊单片机控制系统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05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5 条
[1] 殷树言,陈树君. 新型逆变式焊接电源的设计思想[J]电焊机, 2000,(07) .
[2] 张旭明,邹泽明,杜全营,倪火炬. 点焊恒流控制中电流检测系统的研究[J]电焊机, 2001,(05) .
[3] 曹彪,曾敏,朱祥彪. 精密逆变电阻点焊的应用[J]电焊机, 2003,(01) .
[4] 王福生. 国内外电阻焊设备的发展[J]电焊机, 2005,(02) .
[5] 王福生,肖林,彭亚萍,赵九州. 微机控制悬挂式逆变次级整流点焊钳研究[J]电焊机, 1999,(02) .
[6] 张义,贾贵忱,白志范,吕纯杰. 逆变式次级整流阻焊电源的研究[J]电力电子技术, 1995,(03) .
[7] 王笑川,刘明宇,叶延洪. 微机控制的新型电阻焊电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04) .
[8] 解生冕,钟日锋,叶廷东. 单片机提高点焊恒流控制精度的探索[J]广州航海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01) .
[9] 杜鹏. 真有效值直流转换芯片AD536A在直流点焊微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J]国外电子元器件, 2001,(11) .
[10] 朱锦洪,朱宏栋,梁文林,张明柱. ADuC812微处理器模糊控制的电阻点焊装置[J]焊接技术, 2002,(01) .
[11] 马福临. 中频点焊机器人在我国轿车工业的应用展望[J]焊接技术, 2003,(05) .
[12] 方平,唐国保,黄石生,吴祥淼. 逆变技术在电阻焊中应用研究[J]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2001,(01) .
[13] 彭伟发,赵全,万淑芸,张建民. 中频电源主电路设计[J]现代机械, 2002,(01) .
[14] 方平,黄石生,林一松,吴祥淼. 电阻点焊过程智能控制的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 2002,(05) .
[15] 黄石生,吴祥淼,王志强,王振民. 现代焊接电源的新发展[J]中国机械工程, 200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