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王利. 基于有限元模态分析的曲轴裂纹探测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4 .
[2] 杨平. 柴油机结构系统的模态分析[D]电子科技大学, 2004 .
[3] 赵志杰.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振动机械动态仿真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05 .
[4] 张海峰. 大型压缩机曲轴特性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 2005 .
[5] 常春影. 门式起重机结构动态特性分析[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许增金. 大型往复式压缩机轴系动力学特性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0 条
[1] 覃文洁. 内燃机曲轴系振动响应的多体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J]安全与环境学报, 2002,(02) .
[2] 樊文欣,杨世文,张红兵. 高速柴油机曲轴动态特性研究[J]测试技术学报, 1997,(01) .
[3] 苏铁熊,李小雷,崔志琴. 发动机曲轴动态设计研究[J]车用发动机, 2002,(02) .
[4] 付泽民,李延平,常勇,胡国清,陆小明. ANSYS环境中柴油机曲轴静动特性的有限元分析[J]柴油机, 2006,(01) .
[5] 马迅,周坤,饶群章,张胜兰. 基于有限元法的曲轴结构分析及优化[J]湖北汽车工业学院学报, 2005,(03) .
[6] 刘永红,王步康,任工昌,张优云. 发动机活塞-轴系的周期动特性分析[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03,(05) .
[7] 贺运初,胡祖汉,戴新西,潘树林. 大型往复压缩机曲轴开裂的原因及改造[J]流体机械, 2005,(04) .
[8] 仲石廉,刘敦康. 压缩机曲轴过渡圆角应力的计算与实测[J]流体机械, 1999,(06) .
[9] 雷宣扬,宋希庚,薛冬新,张旭. 内燃机曲轴振动特性的三维模拟——基于二次Timoshenko梁单元[J]内燃机工程, 2002,(06) .
[10] 冯国胜,张幽彤,张玉申. 柴油机曲轴静动特性的三维有限元分析[J]内燃机工程, 2003,(02) .
[11] 丁培杰,吴昌华. 柴油机曲轴计算方法发展的回顾、现状与展望[J]内燃机工程, 2003,(03) .
[12] 崔志琴,景银萍. 军用柴油机曲轴的动态仿真研究[J]内燃机工程, 2005,(01) .
[13] 张国庆,黄伯超,浦耿强,王成焘. 基于动力学仿真和有限元分析的曲轴疲劳寿命计算[J]内燃机工程, 2006,(01) .
[14] 杨瑞峰,崔志琴. 柴油机曲轴的动态特性研究[J]内燃机, 2002,(05) .
[15] 崔志琴,苏铁熊,杨世文,李小雷,张翼. 基于灵敏度分析的曲轴动力修改[J]内燃机学报, 2002,(02) .
[16] 孙军,桂长林,李震. 内燃机曲轴强度研究的现状、讨论与展望[J]内燃机学报, 2002,(02) .
[17] 李震,桂长林,孙军. 内燃机曲轴轴系振动分析研究的现状、讨论与展望[J]内燃机学报, 2002,(05) .
[18] 韩松涛,郝志勇. 6102B型柴油机曲轴三维有限元模态分析与试验研究[J]农业机械学报, 2001,(04) .
[19] 阳松林,刘裕昭. 曲轴模态分析的有限元方法[J]二汽科技, 1991,(05) .
[20] 李松波,马星国,韩辉. 发动机曲轴的模态分析[J]沈阳工业学院学报, 20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