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 条
[1] 宗惠. 活血补肾法调控慢性盆腔炎大鼠炎症细胞因子及粘连相关指标的实验研究[D]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0 .
[2] 吴丰儒. 解毒化瘀类方剂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3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7 条
[1] 杨健,朱俊,张厚智. 女性生殖道感染216例检测结果分析[J]临床医学, 2002,(08) .
[2] 郑卓君. 金刚藤糖浆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临床小结[J]广东医学, 1996,(05) .
[3] 叶秀娟. 特异性感染与自然流产关系研究近况[J]广西医学, 2001,(06) .
[4] 卢端萍,王勇. 地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海峡药学, 2004,(03) .
[5] 方荣祥,毛怀英. 化瘀破结消肿汤治疗慢性盆腔炎44例[J]河北中医, 2001,(09) .
[6] 吴少英. 健脾补肾兼活血清热法治疗慢性盆腔炎68例小结[J]湖南中医药导报, 2001,(07) .
[7] 赵海珍,李红发. 输卵管性不孕病人沙眼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肿瘤坏死因子-α的免疫组化分析[J]华中医学杂志, 2005,(01) .
[8] 王晓元. 夏桂成用调周法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经验[J]江苏中医, 1999,(11) .
[9] 唐晓华. 周期疗法结合辨证用药治疗慢性盆腔炎50例[J]江苏中医, 2001,(10) .
[10] 陆勤,赵翠英. 盆腔炎血液流变学变化及临床意义[J]江苏中医, 1998,(12) .
[11] 王应兰. 分型辨治结合调周治疗慢性盆腔炎33例[J]江西中医药, 2002,(04) .
[12] 孙少霞. 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法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J]江西中医药, 2004,(08) .
[13] 郭菊香. 鱼腥草注射液和当归注射液合用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J]江西中医药, 1996,(05) .
[14] 王道芳. 浅述桃仁与苦杏仁的药理及临床应用[J]基层中药杂志, 2002,(06) .
[15] 王千秋,叶顺章,钟铭英. 沙眼衣原体热休克蛋白60抗体的测定[J]临床皮肤科杂志, 1998,(05) .
[16] 张兴成,梁树兰,江燕,母元茂. 盆炎灵治疗慢性盆腔炎100例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 2006,(01) .
[17] 张文臻,张素香. 当归芍药散加味治疗慢性盆腔炎160例[J]山东中医学院学报, 1996,(02) .
[18] 李瑛, 黄玉兰. 辨证治疗慢性盆腔炎86例[J]山西中医, 1994,(03) .
[19] 于辉,李春香,宫凌涛,甘庆贤. 甘草的药理作用概述[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2006,(04) .
[20] 程晓霞,向瑛. 甘草及其制剂中甘草酸的定量方法研究概况[J]时珍国医国药, 200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