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牟聪华. 大蒜绿变色素生物合成途径的研究[D]山东农业大学, 2011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7 条
[1] 姚逸. 大蒜的开发利用研究概况[J]重庆中草药研究, 1999,(01) .
[2] 胡新华,苏琪,王廷振,王贵新,张正侯,王丽霞,崔芳. 精氨酸对结肠、直肠癌病人免疫功能及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8,(04) .
[3] 娄红祥,左春旭,李铣. 大蒜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J]国外医药(植物药分册), 1991,(02) .
[4] 杨艳梅,高彦辉. 大蒜抗癌作用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 2000,(02) .
[5] 孙君社,高孔荣. 大蒜的化学与药效及利用[J]广州食品工业科技, 1994,(S1) .
[6] 姜华武,王琳. 大蒜鳞茎休眠解除后的生理生化变化[J]湖北农学院学报, 1998,(04) .
[7] 喻荣辉. 大蒜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实验研究概况[J]湖北中医杂志, 1996,(02) .
[8] 范春,杨艳梅,张锦嵩,黄纯英,郑洪民,史力田. 大蒜对松花江水有机提取物致癌活性的阻断作用[J]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2,(02) .
[9] 尹华,包其富,章建华,吴国伟,宋玉良. 大蒜驱铅的实验研究[J]河南中医药学刊, 1999,(04) .
[10] 王鹏,雷正杰,石勇. 大蒜化学成分抗肿瘤作用的研究进展[J]解放军药学学报, 1999,(06) .
[11] 唐兰,朱宜莲,杨香玖,范幼筠. 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血过氧化脂质和抗氧化酶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J]临床内科杂志, 1993,(02) .
[12] 张柄文,祁国栋,郝征红,董淑敏. 大蒜的功能性医疗保健价值及其开发利用[J]农牧产品开发, 1999,(07) .
[13] 周德庆,林洪,楼伟风,李兆杰. 辐照和温度对大蒜保鲜作用的研究简报[J]莱阳农学院学报, 1996,(03) .
[14] 程智慧,杜慧芳,孟焕文. 大蒜鳞茎采后呼吸及芽形态变化与品种和温度的关系[J]绵阳经济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1996,(02) .
[15] 黄小燕. 4种百合科植物抑菌作用[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2) .
[16] 李秀娟. 白蒜蓉的工艺研制[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 2000,(04) .
[17] 别小妹,岳喜庆,孟宪军. 蒜泥变绿变褐的原因及控制方法[J]饮料工业, 1998,(03) .
[18] 乔旭光,张振华,韩雅珊. 蒜氨酸酶动力学特性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9,(01) .
[19] 梁冰,李晓兵,覃亮政,王克勤. 大蒜及大蒜油与铅镉作用的初步研究[J]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0,(05) .
[20] 伊明. 大蒜的药用保健功能[J]森林与人类, 20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