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1 条
[1] | 韩彩珍. 东北亚合作机制的微观解释——从博弈论的角度[J]东北亚论坛, 2004,(01)
.
|
[2] | 刘清才. 俄罗斯总统普京的朝鲜半岛政策与朝核立场[J]东北亚论坛, 2004,(01)
.
|
[3] | 沈海涛. 东北亚区域政治学研究体系的建构及其他[J]东北亚论坛, 2004,(01)
.
|
[4] | 巴殿君. 论朝鲜半岛多边安全合作机制[J]东北亚论坛, 2004,(01)
.
|
[5] | 周松兰,刘栋. 朝鲜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东北亚论坛, 2004,(02)
.
|
[6] | 江西元. 朝核问题与东北亚安全合作框架前景[J]东北亚论坛, 2004,(03)
.
|
[7] | 王兵银. 俄罗斯缘何关注朝鲜半岛局势[J]当代亚太, 2003,(05)
.
|
[8] | 朴键一. 北京六方会谈与朝鲜核问题前景[J]当代亚太, 2003,(10)
.
|
[9] | 张琏瑰. 朝鲜半岛的统一与中国[J]当代亚太, 2004,(05)
.
|
[10] | 窦晖. 全球核武器现状[J]国际观察, 1998,(01)
.
|
[11] | 陈剑峰,倪世雄. 国家利益与国际一体化[J]国际观察, 1998,(02)
.
|
[12] | 陈卫. 国际关系理论研究中的新自由制度主义[J]国际观察, 1999,(04)
.
|
[13] | 石斌. 从强制外交到多边协调——析美国对朝核问题的政策[J]国际观察, 2004,(02)
.
|
[14] | 方秀玉. 卢武铉政府对美、对朝政策评估[J]国际观察, 2004,(02)
.
|
[15] | 欧阳小刚. 朝鲜半岛统一内部障碍分析的两个视角[J]国际论坛, 2002,(06)
.
|
[16] | 李华. “停战机制”困境及其出路——冷战后朝鲜半岛安全机制探析[J]国际论坛, 2004,(01)
.
|
[17] | 韩彩珍. 东北亚地区的合作:一种制度分析[J]国际论坛, 2004,(01)
.
|
[18] | 于铁军. 进攻性现实主义·防御性现实主义·新古典现实主义——冷战后现实主义理论内部的诸分支[J]国际政治研究, 2000,(01)
.
|
[19] | 门洪华. 对西方国际机制理论主要流派的批评[J]国际政治研究, 2000,(01)
.
|
[20] | 张业亮. 布什政府对朝政策与朝核危机[J]美国研究, 2004,(01)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