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李娟. 具有防治大白菜软腐病功能的生物有机肥的研制[D]郑州大学, 2010 .
[2] 刘廷辉. 欧文氏杆菌铁代谢相关基因生物信息学分析[D]河北农业大学, 2006 .
[3] 韩香婷. 大白菜抗软腐病性状的SSR分子标记分析[D]首都师范大学, 2006 .
[4] 徐莹莹. 大白菜SRAP遗传图谱构建及抗软腐菌(Ecc-1-1)的QTL分析[D]东北农业大学, 2008 .
[5] 牟晋华. 山东省大白菜软腐病菌优势种群的筛选及抗病基因的AFLP标记[D]山东农业大学, 2007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张松贺. 结球大白菜表达序列标签数据库构建与软腐病菌胁迫下的基因表达分析[D]南京农业大学, 2006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4 条
[1] 张光明,王翠花. 大白菜抗软腐病接种鉴定方法的初步研究[J]山东农业科学, 1995,(05) .
[2] 张慧. 黄瓜细菌性角斑病苗期人工接种细菌计数方法研究—混浊度计数法[J]北方园艺, 1999,(06) .
[3] 王国馨,罗灿辉,刘克颐. 魔芋软腐病研究[J]湖南农学院学报, 1989,(02) .
[4] 黄俊斌,邱仁胜,赵纯森,向发楚,黄维涨,杨东. 魔芋软腐病病原菌的鉴定及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1999,(05) .
[5] 张辉,崔玉华. 君子兰软腐病及其防治的研究[J]辽宁农业科学, 1996,(03) .
[6] 王金生,王克,方中达. 不同土样中软腐欧氏杆菌的种类和存活[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85,(02) .
[7] 王金生,张学君,方中达. 几种软腐欧氏杆菌对马铃薯致病性及块茎感病性的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0,(S1) .
[8] 任国兰,喻璋,姚新爱,刘本彩,王耀东,邢彩霞,罗春娥. 郁金香软腐病病原细菌研究初报[J]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8,(04) .
[9] 董汉松,王金生,张学君,方中达. 大白菜品种对软腐病抗性评价指标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 1992,(03) .
[10] 张凤兰. 白菜对软腐病的室内抗性鉴定方法及抗源筛选[J]蔬菜, 1992,(04) .
[11] 董汉松,王金生,方中达. 菌体脂多糖在大白菜软腐欧文氏菌对寄主根表吸附中的作用[J]微生物学报, 1993,(02) .
[12] 崔鸣,赵兴喜,谢利华. 魔芋软腐病侵染规律试验研究初报[J]植保技术与推广, 1999,(05) .
[13] 董汉松,王金生,方中达. 大白菜品种对细菌性软腐病抗病性检测方法[J]中国农业科学, 1987,(04) .
[14] 白容霖,潘丽梅,刘伟成. 吉林省人参细菌性软腐病病原[J]植物保护学报, 2000,(01) .
[15] 赵廷昌,孙福在,阎克峰,李荣旗,杨春梅. 马蹄莲细菌性软腐病及其防治[J]植物保护, 2000,(01) .
[16] 裘维蕃,張紀增,陶國華. 中国大白菜品种对于软腐细菌Erwinia aroideae抗病力的差异[J]植物病理学报, 1955,(01) .
[17] 裘維蕃,狄原渤,阮繼生. 白菜軟腐細菌(Erwinia aroideae)在不同土壤条件下的存活时期[J]植物病理学报, 1958,(01) .
[18] 裘维蕃,狄原渤,周毓瑶,司凤举. 大白菜窖藏中一些腐烂细菌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 1964,(02) .
[19] 王金生,韦忠民,方中达. 马铃薯软腐病细菌的鉴定[J]植物病理学报, 1985,(01) .
[20] 王金生,董汉松,方中达. 大白菜软腐细菌潜伏侵染的研究[J]植物病理学报, 1985,(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