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沈伊娜,胡芳,汪佑霞. 15例中重度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及丙二醛的变化[J]安徽医学, 2002,(01) .
[2] 姜毅,苗鸿才. 新生儿窒息血浆和红细胞膜脂质过氧化物动态观察[J]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5,(04) .
[3] 吴国豪,吴肇汉,JorgenNordenstrom. 脂肪乳剂所致的脂质过氧化及DNA损害[J]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9,(04) .
[4] 唐云,顾倬云,檀华,沈文梅,汪德清,田亚平. TPN中脂肪乳剂对大鼠血浆和组织脂质过氧化的影响[J]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5,(01) .
[5] 刘敦贵,王开富,肖春梅,叶启发,胡超英,覃修福,薛新波,夏穗生. 肠外营养支持机体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及其机制的研究[J]肠外与肠内营养, 1998,(02) .
[6] 朱翠平,谢宗德,吴丽元. 窒息新生儿早期喂养与胃肠功能紊乱临床分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2001,(03) .
[7] 谢宗德,李介民,胡劲涛,袁泉. 肠外营养在新生儿疾病中的应用[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04) .
[8] 姜毅. 新生大鼠缺氧缺血性脑病脑内脂质过氧化物的变化[J]基础医学与临床, 1996,(04) .
[9] 樊寻梅. 危重病儿的全胃肠道外营养[J]小儿急救医学杂志, 1997,(04) .
[10] 吴国豪,ConnieJarstrand,JorgenNordenstrom. 吞噬细胞介导的不同脂肪乳剂的脂质过氧化以及维生素E的抗氧化作用[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 1999,(02) .
[11] 江米足,周雪莲,欧弼悠,陈肖肖,吴秀英,王培鑫,陈洁,章许平. 适度抑酸与小儿消化性溃疡愈合关系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2000,(09) .
[12] 岳少杰,虞佩兰,罗自强,张宝林,郑平,郭家弘.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脑脊液谷氨酸及丙二醛含量变化及其临床意义[J]中华儿科杂志, 1994,(06) .
[13] 韩玉昆.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诊断依据和临床分度[J]中华儿科杂志, 1997,(02) .
[14] 孙梅,韩玉昆,张惠. 窒息后新生儿血中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的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1997,(03) .
[15] 张伟利,蔡威,朱建幸,吴圣楣. 两种脂肪乳剂对新生儿脂肪酸代谢影响的对比研究[J]中华儿科杂志, 1998,(03) .
[16] 孙梅,刘兆良,毛健,韩玉昆. 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窒息新生儿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动脉血流[J]中华儿科杂志, 1998,(12) .
[17] 卢红艳,镇春先,童雪瑾,但青,周玉香,赵红琳. 新生儿窒息超氧化物歧化酶和丙二醛的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 2000,(09) .
[18] 蔡威,陈方,施诚仁,汤庆娅,于黎华. 应激状态下新生儿对不同剂量外源性脂肪代谢的研究[J]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6,(04) .
[19] 李伟明,徐辉,李敏遐,侯燕明,关永东.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NO、GSH-PX和TNF的含量测定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急救医学, 2001,(09) .
[20] “九五”攻关项目HIE治疗协作组,韩玉昆,许植之,虞人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方案(试行稿)[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0,(0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