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赵眉芳. 基于ESRI MapObjects的GIS技术构建森林生态效益线性模型空间分析系统[D]华东师范大学, 2010 .
[2] 陈振雄. 森林景观格局分析与经营对策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06 .
[3] 陈洪涛. 吴起县生态环境数据库建立及林地景观分析[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8 .
[4] 叶生星. 3S支持下的浑善达克沙地景观生态综合评价[D]甘肃农业大学, 2008 .
[5] 罗鑫. 基于3S技术的安仁县林地保护利用规划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2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61 条
[1] 岳德鹏,王冬梅,赵廷宁,赵方莹. 北京市大兴县北臧乡景观格局及生态变化的研究[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7,(02) .
[2] 胡润田,靳洪生,李清林. 数字化地形信息及其在森林资源管理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94,(02) .
[3] 肖笃宁. 论现代景观科学的形成与发展[J]地理科学, 1999,(04) .
[4] 周华锋,傅伯杰. 景观生态结构与生物多样性保护[J]地理科学, 1998,(05) .
[5] 马蔼乃. 地理遥感信息模型[J]地理学报, 1996,(03) .
[6] 傅伯杰,陈利顶. 景观多样性的类型及其生态意义[J]地理学报, 1996,(05) .
[7] 阎育华,赖洪年. 利用降水平均递增率求山地最大降水高度[J]地理研究, 1987,(01) .
[8] 李双成,杨勤业. 中国森林资源动态变化的社会经济学初步分析[J]地理研究, 2000,(01) .
[9] 张明. 榆林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景观格局与演化研究[J]地理研究, 2000,(01) .
[10] 郭旭东,刘国华,陈利顶,傅伯杰. 欧洲景观生态学研究展望[J]地球科学进展, 1999,(04) .
[11] 贾宝全. 绿洲景观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J]干旱区地理, 1996,(03) .
[12] 贾宝全,杨洁泉. 景观生态学的起源与发展[J]干旱区研究, 1999,(03) .
[13] 刘钊,程锦,张远智. 土地遥感动态监测信息管理系统设计与功能实现[J]国土资源遥感, 2000,(01) .
[14] 王胜. 景观结构特征数量化方法概述[J]河北林果研究, 1999,(02) .
[15] 高甲荣,肖斌,陈海滨,刘满堂. 秦岭山地云杉林结构特征与更新动态的研究[J]林业科学, 2000,(S1) .
[16] 徐化成,秦勇,郑均宝,王伯英. 生态土地分类及其在林业上的应用前景[J]林业科学, 1998,(01) .
[17] 李明阳. 浙江临安森林景观生物量空间分布趋势[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0,(06) .
[18] 刘彦随,倪绍祥,蒋建军. 陕南山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J]山地研究, 1997,(03) .
[19] 王教育,王维新,李纪花. 秦岭山区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方法探讨[J]山地研究, 1998,(03) .
[20] 陈鑫峰,王雁. 国内外森林景观的定量评价和经营技术研究现状[J]世界林业研究, 2000,(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