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3 条
[1] 张敏. 视觉传感器及其在几何测量中应用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 2003 .
[2] 邹小平. 脚型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校准与三维重建[D]四川大学, 2003 .
[3] 卢开所. 几何形状图像测量[D]天津大学, 2004 .
[4] 蔡晓敏. 基于摄影测量的事故车辆碰撞变形分析方法研究[D]清华大学, 2004 .
[5] 李建安. 基于结构光视觉法的野外泥石流运动三维信息测量[D]合肥工业大学, 2006 .
[6] 杨云涛. 非接触式人体三维测量系统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
[7] 郑世茶. 基于机器视觉技术的棉花病害识别[D]江苏大学, 2007 .
[8] 张海泉. 足部推拿文献整理研究[D]长春中医药大学, 2008 .
[9] 周万志. 高精度图像测量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09 .
[10] 江晓. 图像测量技术及其应用研究[D]厦门大学, 2008 .
[11] 孔维敬. 足部三维测量与仪器开发研究[D]南昌大学, 2009 .
[12] 丁亚兰. 基于机器视觉的猕猴桃果实识别与定位关键技术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9 .
[13] 林存瑞. 面向个性化服装定制的三维人体重建研究[D]东华大学, 2010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21 条
[1] 李亚明. 足底反射区疗法机理研究的探讨[J]按摩与导引, 1999,(01) .
[2] 孙开敏,陈艳,李德仁. 地形图数字化栅格影像的变形几何纠正关键算法研究[J]测绘信息与工程, 2005,(03) .
[3] 樊祥民. 经络电阻抗测量与应用的实验研究[J]物理与工程, 2008,(03) .
[4] 陈俊琦,何文卓,林伟容,夏冒李,许鹏,黄泳. 三种同身寸和骨度分寸法定位取穴的比较[J]国医论坛, 2007,(05) .
[5] 钟业勋,童新华. 地图网络数学定义的研究[J]海洋测绘, 2009,(03) .
[6] 原林,姚大卫,唐雷,黄文华,焦培峰,陆云涛,戴景兴,张辉,贺振泉,钟世镇. 针灸经穴的数字解剖学研究[J]解剖学报, 2004,(04) .
[7] 孙敬青. 浅析针灸“寸”[J]江苏中医药, 2010,(01) .
[8] 刘斌,上官宁,林俊义,江开勇. 脚型解剖学标志点自动标识方法[J]机械工程学报, 2009,(11) .
[9] 赵淑丽,云霄. 基准的选择在几何量测量中的重要作用[J]汽车工艺与材料, 2005,(06) .
[10] 王薇,王丽洁,吴佩年. 拓扑变换的作图原理及其在画法几何中的应用[J]齐齐哈尔轻工学院学报, 1991,(02) .
[11] 伍锐敏. 脚反射区按摩疗法[J]日本医学介绍, 1983,(09) .
[12] 刘国忠,王伯雄,史辉,罗秀芝. 不同负荷下足部三维形貌测量系统设计[J]微计算机信息, 2008,(13) .
[13] 杨长青,胥泽银. 基于MATLAB的面积计算方法[J]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2004,(02) .
[14] 黄龙祥. 表面解剖学、影像学、人体测量学方法在针灸腧穴定位标准化研究中的综合应用[J]针刺研究, 2007,(04) .
[15] 黄载国,李岩,张艳丽,迟彦艳,徐飞. 辽宁籍319名汉族大学生足形的间接测量法[J]中国临床康复, 2006,(12) .
[16] 诸毅晖,李静,郭晖,成词松. 腧穴定位法研究进展[J]中国针灸, 2000,(02) .
[17] 贾军,曲瑞瑶,赵晏,王会生,郭媛. 循经感传现象产生机理的探讨[J]中国针灸, 2002,(06) .
[18] 刘堂义,杨华元,蒯乐,高明. 穴位电特性探测存在的问题及新探穴方法的设想[J]中国针灸, 2007,(01) .
[19] 姚玉芳. 关于腧穴定位的几点思考[J]针灸临床杂志, 2009,(04) .
[20] 刘国忠,王伯雄,史辉,罗秀芝,张明照,王瑞. 三维足型测量系统足部参数自动提取方法[J]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200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