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5 条
[1] 阎实. 制备工艺影响多孔基底上沉积PPy导电薄膜性能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4 .
[2] 王雪明. 硅烷偶联剂在金属预处理及有机涂层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大学, 2005 .
[3] 徐以兵. 铝合金和镁合金的表面硅烷化处理研究[D]湖南大学, 2008 .
[4] 陈世刚. 导电聚合物对金属腐蚀防护的机理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 2008 .
[5] 龚健民. 金属表面硅烷膜的制备及耐蚀性能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 2009 .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1] 李光玉. 镁合金表面有机涂层和化学镀层的研究[D]吉林大学, 2006 .
[2] 靳承铀. 聚吡咯膜的制备、表征和离子交换性能的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2006 .
[3] 沈腊珍. 电磁屏蔽用导电聚吡咯薄膜的研究[D]天津大学, 2007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2 条
[1] 王雪明,李爱菊,李国丽,王威强,赵永辉. 金属表面制备KH-560硅烷膜涂层的工艺研究[J]中国表面工程, 2004,(06) .
[2] 威姆,傅德生,傅原. 硅烷偶联剂在金属上的应用[J]表面技术, 1999,(04) .
[3] 张微,龙军峰,张津,丁婷,余永梅,张红霞,马培培. 硅烷增强镁合金防腐有机涂层的研究[J]表面技术, 2009,(06) .
[4] 李卫平,朱立群. 镁及其合金表面防护性涂层国外研究进展[J]材料保护, 2005,(02) .
[5] 郭增昌,王云芳,王汝敏. 铝合金表面自组装膜层的表征及耐蚀性研究[J]材料保护, 2007,(07) .
[6] 吕渠东,吕宜振,曾小勤,丁文江,卢晨. 镁合金在电子器材壳体中的应用[J]材料导报, 2000,(06) .
[7] 王雪明,李爱菊,李国丽,管从胜. 硅烷偶联剂在防腐涂层金属预处理中的应用研究[J]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2005,(01) .
[8] 陈世刚,赵文元,孙常志,苗润霞. 电化学合成聚吡咯及其腐蚀防护性能研究[J]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2009,(03) .
[9] 张爱勤,郭兴蓬. 试验研究Al/Al_2O_3/PPY的制备及其在含氯离子溶液中的阻抗特征[J]腐蚀与防护, 2003,(10) .
[10] 李倩倩,黄健涵,刘素琴,关鲁雄,黄可龙. 聚吡咯的化学氧化合成及其对金属镁的防腐蚀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 2008,(03) .
[11] 尹五生. 聚吡咯导电材料合成方法的进展[J]功能材料, 1996,(02) .
[12] 蒋永锋,郭兴伍,翟春泉,丁文江. 导电高分子在金属防腐领域的研究进展[J]功能高分子学报, 2002,(04) .
[13] 冉奋,孔令斌,罗永春,康龙. 化学氧化法合成超级电容器电极用聚吡咯及其工艺优化[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2007,(06) .
[14] 乔红斌,佘金阳,古绪鹏,杨建国. 硅烷偶联剂在涂料与涂装中的应用进展[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04) .
[15] 刘勇平,刘长久,吕慧丹. 导电高分子聚吡咯在防腐领域的研究进展[J]化工新型材料, 2007,(10) .
[16] 李倩倩,黄健涵,刘素琴,关鲁雄,黄可龙. 对甲苯磺酸掺杂聚吡咯的合成、表征及其对金属镁的防腐蚀性能研究[J]化学学报, 2008,(05) .
[17] 印仁和,赵亚萍,戴迎春,张新胜. 水杨酸钠对电镀锌钢板上电聚合吡咯的作用[J]金属学报, 2004,(02) .
[18] 胡吉明,刘倞,张金涛,张鉴清,曹楚南. 铝合金表面BTSE硅烷化处理研究[J]金属学报, 2004,(11) .
[19] 孟岩,潘建亮. 汽车轻量化材料的应用[J]汽车与配件, 2010,(18) .
[20] W. J. van Ooij,M. Stacy,A. Seth,T. Mugada,J. Gandhi,P. Puomi. Corrosion Protection Properties of Organofunctional Silanes ——An Overview[J]Tsinghu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5,(06) .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 条
[1] 杨庆浩,宁方平,胡海军. 聚吡咯及其共聚物功能化环氧树脂基防腐涂料制备研究[A]2009中国功能材料科技与产业高层论坛论文集[C], 20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