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 条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37 条
[1] | 田红旗,许平. 吸能列车与障碍物撞击过程的研究和分析[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 2002,(03)
.
|
[2] | 宿崇,侯俊铭,朱立达,王宛山. 基于SPH法的金属切削大变形数值模拟[J]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03)
.
|
[3] | 陈秉智,伞军民,孙彦彬,兆文忠. 薄壁构件的抗碰撞吸能[J]大连交通大学学报, 2008,(05)
.
|
[4] | 朱军,边颜东,黄黔.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政策研究[J]都市快轨交通, 2009,(06)
.
|
[5] | 董焰,单连龙.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未来十年发展趋势及政策导向[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4,(03)
.
|
[6] | 高爱华,郑友益. 正交切削加工有限元模型的建立及其关键技术[J]工具技术, 2009,(03)
.
|
[7] | 刘旺玉,张勇,李静,刘鑫堃. 高速切削热分配的有限元模拟[J]工具技术, 2009,(08)
.
|
[8] | 任翀,侯学元,韩淑华. 基于有限元仿真的高速干式切削立铣刀切削温度研究[J]工具技术, 2009,(08)
.
|
[9] | 赵亮培. 不锈钢切削加工中刀具切削参数的合理选择[J]工具技术, 2010,(04)
.
|
[10] | David Tyrell,张钟浩. 机车抗碰撞能力改进研究[J]国外内燃机车, 2002,(03)
.
|
[11] | 张振淼,逄增祯. 轨道车辆碰撞能量吸收装置原理及结构设计(续完)[J]国外铁道车辆, 2001,(04)
.
|
[12] | 田口真,刘克鲜. 铁道车辆抗冲撞结构的开发[J]国外铁道车辆, 2003,(06)
.
|
[13] | Wilfried Wolter,阎锋. 铁道车辆的防碰撞要求、设计原理和初步结果[J]国外铁道车辆, 2004,(02)
.
|
[14] | 畑弘敏
,刘克鲜. 运用碰撞仿真技术进行提高铁道车辆安全性的研究[J]国外铁道车辆, 2004,(06)
.
|
[15] | 杜平安. 有限元网格划分的基本原则[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0,(01)
.
|
[16] | 李建楠,肖林京,郭培燕. 不锈钢切削表面残余应力的模拟[J]机械设计与制造, 2007,(10)
.
|
[17] | 赵桂范,王伟东. 车体结构中圆管撞击吸能特性的有限元研究[J]机械科学与技术, 2005,(04)
.
|
[18] | 卢耀辉,曾京,邬平波. 铁路客车车体轻量化问题的研究[J]机械强度, 2005,(01)
.
|
[19] | 田红旗. 客运列车耐冲击吸能车体设计方法[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1,(01)
.
|
[20] | 谢素超,田红旗,姚松. 车辆吸能部件的碰撞试验与数值仿真[J]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2008,(03)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