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反映本文研究工作的背景和依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共找到 14 条
[1] 宋卫东,匡忠祥. 程潮铁矿采场结构参数优化的研究[J]金属矿山, 1999,(02) .
[2] 周科平. 采场结构参数的遗传优化[J]矿业研究与开发, 2000,(03) .
[3] 翟德元. 美国长壁工作面开采体系及其主要参数的确定[J]煤炭科学技术, 1998,(07) .
[4] 杨朝晖,刘浩吾.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类的人工神经网络模型[J]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1999,(04) .
[5] D.斯蒂凡诺夫,G.米哈伊诺夫,黄荣,刘东宇. 切诺佩奇金铜铁矿采矿新技术[J]世界采矿快报, 1999,(05) .
[6] 陈卫忠,朱维申,王宝林,任伟中. 节理岩体中洞室围岩大变形数值模拟及模型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8,(03) .
[7] 朱维申,程峰. 能量耗散本构模型及其在三峡船闸高边坡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03) .
[8] 俞茂宏,昝月稳,范文,赵坚,董正筑. 20世纪岩石强度理论的发展——纪念Mohr-Coulomb强度理论100周年[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0,(05) .
[9] 何满潮,薛廷河,彭延飞. 工程岩体力学参数确定方法的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1,(02) .
[10] 刘泉声,王崇革. 岩石时-温等效原理的理论与实验研究──第一部分:岩石时-温等效原理的热力学基础[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2,(02) .
[11] 林崇德. 层状岩石顶板破坏机理数值模拟过程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1999,(04) .
[12] 朱维申,丰定祥. 大跨度岩洞稳定的综合性研究[J]岩土力学, 1980,(02) .
[13] 蔡美峰,来兴平,裴佃飞,焦富春. 渗流对坚硬复合岩体巷道环境断裂失稳影响分析[J]中国矿业, 2002,(04) .
[14] 邓建,古德生,李夕兵. 无间柱连续采矿采场参数的多指标正交有限元设计[J]中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05) .